鸳鸯鲤
湖南传统名菜。寓鸳鸯雌雄成双成对,片刻不离而得名。鲤鱼入馔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史记·孔子世家》 “索隐”载: 春秋时期人们已鲤鱼作为贵重礼品互相馈赠。民间以鲤鱼为诸鱼之首,烹作菜肴。制法为:活鲤鱼去鳞、鳃,腹部切口去内脏,片开鱼尾,切开脊背,剔去整条脊骨,成为头部相连,身、尾分开的两片,洗净盛入盘中,抹绍酒、精盐腌渍,擦干。鸡蛋入碗搅发,加干淀粉、面粉、清水拌匀,一半抹在鱼皮上,余下的抹在鱼肉一面。炒锅置旺火,放熟猪油烧热,下鱼炸至外表淡黄里面熟透,鱼腹均朝上摆入盘中,形成鱼和头部相连,身、尾分开的形状,似两条鱼。炒锅留油烧热,放玉兰片、姜未、香菇、精盐炒出味,入青豆、火腿、味精、葱段烧开,湿淀粉勾芡成白汁,浇在一鱼腹上; 炒锅放熟猪油烧热,下番茄酱、白糖、葱段烧开,湿淀粉勾芡成红汁,浇在另一鱼腹上。浇芝麻油,两条鱼腹中间拼香菜即成。风味特色: 明汁亮芡,头尾相连,一边红色,一边白色,红者酸甜,白者咸辣,质感外焦里嫩,诱人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