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理想主义课程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理想主义课程论 以理想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为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他认为,有一个暂时的“现实世界”和一个永恒的“理想世界”。 理想世界是光明与至善的王国。 人的灵魂原在理想世界之中,后来才与肉体结合。 人类想要在这个“现实世界”实现“理想世界”,其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教育体系的人。 他要求3~6岁的儿童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7岁以后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20~30岁,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的兴趣学生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探索宇宙的奥妙。 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进一步学习辩证法,洞察理想世界。他认为学校课程在于训练人的才智,给人以聪明,主张教那些能锻炼心智的学科,教材要有助于道德的发展。教师应是理想行为的楷模,学生应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教师所传授的教材。把改变学校课程看作对教育过程的秩序干扰和破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