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舌jī shé鸡舌香,即丁香。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对秉鹅毛笔,俱含香鸡舌。 鸡舌jī shé鸡舌香,即丁香。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香爐 > 鷄舌 鷄舌 jīshé 香名。丁香果實(即母丁香)經乾燥後製成的香料,形如鷄舌,故名。始於漢朝,後遂沿用。漢·應劭《漢宫儀》卷上:“尚書郎含鷄舌香,伏其下,奏事。”《幼學故事瓊林·器用》:“龍涎、鷄舌,悉是香名。”三國魏·曹植《妾薄命》詩:“御巾裛粉君旁,中有霍納都梁,鷄舌五味雜香。”唐·權德輿《太原鄭尚書遠寄新詩走筆酬贈》詩:“芬芳鶸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 鸡舌jī shé❶旧时香烛业谓一种沉香。《切口·香烛业》:“鸡舌: 沉香之花成实者。” ❷旧时兜带业谓小兜肚。《切口·兜带业》:“鸡舌: 兜腹尖而小者。”均系就其形状若鸡舌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