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鸡眼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鸡眼草

药名。出《救荒本草》。又名人字草、掐不齐、蚂蚁草、白斑鸠窝、鸳鸯草、花生草。为豆科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Thunb.)Schindl. 的全草。分布东北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广东至西南等地。甘,辛,微苦,平。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止血。
❶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痢疾,黄疸型肝炎,小儿疳积,带下,血淋,咯血,衄血。煎服:9~30g。
❷捣敷跌打损伤,疔疮疖肿。地上部分含槲皮素的、芹菜素的、异鼠李素的、木犀草素的、刺槝素的和山柰酚的葡萄糖苷。5%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鸡眼草Japan clover

Kummerowia striata (Thunb.)Schindl.,豆科,鸡眼草属。一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林缘和疏林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越南、日本、朝鲜半岛、北美洲亦有分布。茎平卧,有白色反卷的细毛。三出复叶,互生,有托叶;小叶椭圆形、倒卵状长椭圆形。花1~3朵腋生于短花梗上,苞片1枚,小苞片3枚;花萼钟状,深紫色,5齿裂;蝶形花冠淡红色;子房上位。荚果卵状矩圆形。种子黑色,有褐色斑点。全草药用,利尿通淋,解热止痢。又可作家畜牧草、绿肥和保土植物。嫩叶、嫩茎可食用。

鸡眼草

鸡眼草

鸡眼草,又名掐不齐、人字草、蚂蚁草、公母草。始载于《救荒本草》。为豆科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Thunb.) Schindl. 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省。
本品味甘、淡,性凉。功能清热利湿,清肝明目。主治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黄疸、淋浊、带下、目赤肿痛等证。治腹痛泄泻,可单用本品水煎服; 或与马齿苋、车前草同用。治痢疾可与辣蓼、铁苋菜配伍。湿热黄疸常配茵陈蒿、金钱草、田基黄、鸡骨草等同用。治淋浊、带下,可与鹿茸草煎服。本品尚能清肝明目,用治肝热目赤肿痛,常与夏枯草、九里明同用; 对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取鲜品煎水去滓,熏洗,日洗2~3次。如研末炖猪肝服亦能治夜盲,故名鸡眼草。此外,与酢浆草合用,可治感冒发热。如以鲜品捣敷,还可用治跌打损伤及疖肿。煎服,10~30g。
实验研究: 鸡眼草地上部分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约0.15%。

☚ 珍珠草   梓白皮 ☛
000023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