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q·iu(-),为iu韵目,属ou—iu韵部。七由切,平,尤韵。
❶鳅科鱼类的统称,常见的有泥鳅、花鳅等。其特点是:体细长,有粘液,尾扁。

上一条: 下一条:
鰍、鰌{}7359见「鳅鱼」、「鳅剪」、「鳅篓」、「鳅鱼串」、「鳅鱼肚」

鳅鰍qiū

见574页“泥鳅”。

鳅qiū

见365页“泥鳅”。

鳅qiū


鳅qiū

泥鳅:醉金刚小~生大浪,痴公子余痛触前情。(一○四·1321回目)按,小鳅,喻低贱无能的人。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無鱗 > 鰌1
1  qiū

亦作“鰍”,亦稱“鯢鰌”、“鰼1”、“泥鰌”。一種條形小魚。形似鱔,長約三、四寸,尾扁,色青黑,無鱗,微有黏液。常潛居河湖池沼水田泥中。《莊子·齊物論》:“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 ”又《庚桑楚》:“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爲之制。”《說文·魚部》:“鰌,鰼也。”桂馥義證:“鰼也者,《埤雅》:‘今泥鰌也。似鱓而短,無鱗,以涎自染,難握。’”唐·韓偓《余卧病深村》詩:“霧豹祇憂無石室,泥鰌唯要有洿池。”《廣韵·平尤》:“鰍,亦作鰌。”《埤雅·釋魚》引孫炎《爾雅正義》曰:“鰼,尋也,尋習其泥,厭其清水。”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無鱗 > 鰌1 > 鰍
鰍  qiū

同“鰌”。

*鰍;鰌qiu

F6FA
鱼类的一科。身体侧扁,口小有须,鳞细小或无鳞。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泥鳅、沙鳅、花鳅等。

鱼(鱼儿;鱼鳞) 鳞(玉鳞;文鳞;冰~;白~;华~;素~;潜鳞;纤~;霜鳞;雪鳞) 鳃 玉尺 娵隅 陬喁 银梭 水梭花 龙王兵
鱼的美称:锦鳞
鱼类:鲜 鳞 鱼族 鱼鲔 鳅
鱼和爬行类有鳞动物:鳞朋 鳞族 鳞宗介族
鱼和鸟:鱼鸟 鳞羽 鳞翰 鳞翮
鱼肥:赪尾
鱼儿活泼肥肚:鲜肥

另见:跳跃 捕鱼 鱼肉

☚ 鱼   各种鱼 ☛

鳅loaches

硬骨鱼纲,鲤形目,鳅科(Cobitidae)鱼类的通称。体延长,侧扁,腹部圆。头中大。眼小。口小,下位。具须3~5对。鳞细小,或退化。侧线不完全或消失。鳔退化,前部包于骨质囊内,后部细小,游离。栖息于底质为砂砾和固着藻类较多的水域;也有分布于高寒地区。杂食性,主食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昆虫等。种类多,分布广,中国常见的有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分布于全国各地,具较高经济价值;拟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分布于黄河上游,个体大,一般体长50cm,重1 kg,为大型食用鳅类;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分布于长江中上游;花鳅(Cobitis taenia),见于长江和珠江,供食用。

花鳅

硬骨鱼纲鲤形目鳅科鱼类的总称。有3个亚科:条鳅亚科、沙鳅亚科和花鳅亚科。共有35个属,约280多种。体延长、侧扁,须3~5对。具小圆鳞或退化。杂食性鱼类,多数为小型鱼类,最小的小体高原鳅体长达34.6~52.6 mm,最大的拟鲇高原鳅体长近500 mm,体重约1 kg。

鳅(鰍)qiū

(鱼类的一科) loach

鳅(鰍)〔鰌〕qiū

17画 鱼部 鱼类的一科。体细长,尾侧扁,口小,常见的有泥鳅、花鳅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