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斥鴳寓言。《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这则寓言,一种意见认为,无论是鲲鹏高飞九万里,还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各自都是有所欲求的,希望得到一种满足,这不能算是逍遥。只有忘绝现实,超脱物质世界的一切束缚,才是真正获得精神自由而逍遥了。鲲鹏与斥鴳的不同,这是小和大的区别。也有人认为,大鹏的形象高大雄伟,翱翔天海;蜩与学鸠、斥鴳的形象微末委琐,上下蓬蒿,这本是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并认为,逍遥游,是指的明道者——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以后所具有的最高精神境界。大鹏就是这种人的形象。蜩与学鸠、斥鴳,指世俗的人。因为一般世俗的人,由于视野狭窄,知识有限,是不可能了解明道者的精神境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