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鲁斋学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鲁斋学派

以宋元之际赵复和元许衡为代表的学派。因其大宗许衡称鲁斋先生而得名。赵复使理学北传,由此“北方知有程、朱之学”(《元史·赵复传》)。姚枢曾从赵复研习理学,许衡又从姚枢得程朱著作而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学者。该派广传程朱宣扬三纲五常之说,认为“自古及今,天下国家,惟有个三纲五常”(《鲁斋遗书·语录》)是治乱之本,失去无以自立于世。认为天理具有道德属性,是万物的本原与道德的渊源。天理体现在人的身上,便称之为心、性。理湛然纯善,这是“人皆有之”的“本然之性”。但由于受到气的清浊影响,所以先天赋有的天理、明德,会受到障蔽。只有通过“穷理”、“持敬”、求诸于心等方法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变化气质,去其昏蔽,复其明德,识见天理,成为圣贤。主要人物有刘因、姚枢、窦默、郝经、姚燧等。由于能适应统治者需要,该派中的许多人被元廷召用,当时不少达官要员出于他们门下,影响很大。

鲁斋学派

鲁斋学派

宋元之际以赵复、许衡为代表的学派,因许衡号鲁斋,故名。许衡初为章句之学,后来间接受学于赵复,并得《伊川易传》、《四书集注》等,才崇信理学,私淑朱熹。宋元之际,该派继朱熹之统,广传程朱之学,倡鸣斯道,使国人始知有圣贤之学。在哲学上,许衡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与理是一个意思,即“理谓之道”,由道产生天地万物。万物皆有刚柔、动静、内外诸矛盾。矛盾的发展最终以静为主,止于无对、静止状态。他主张人性本善,气禀不同而有清浊,可以通过静时“存养”、动时“省察”的修养方法,使气服于理。他强调三纲五常是社会生活的根基,“纲常不可亡于天下,尚在上者无以任之,则在下之任也”(《宋元学案·鲁斋学案》引许衡语)。许衡在理学上不重玄奥隐僻之理,却着力于普及,主持国学,教授蒙古贵冑子弟,门人遍天下,是元代理学的大师,是使朱学成为官学的有力推动者。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该派在元、清两朝一再被抬高。主要人物有刘因、姚枢、窦默、郝经等。

☚ 东发学派   静修学派 ☛
000024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