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鲁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鲁彦1901,一说为1904—1944浙江镇海(今属宁波)人 鲁彦 鲁彦1901—1944Lu Yan即王鲁彦。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 ☚ 许地山 庐隐 ☛ 鲁彦1901—1944作家、翻译家。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步入文坛时,曾是文学研究会成员。小说集有《柚子》、《黄金》、《野火》,中篇小说《乡下》等,均以浓郁的乡土气息见长。译著主要有《犹太小说集》、《显克微支小说集》等。 鲁彦 鲁彦1901~1944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王衡,后改名王返我、王忘我。生于浙江镇海。1919年到上海当过学徒。翌年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1922年开始发表译作,出版《犹太小说集》。次年去湖南长沙平民大学等校任教,并创作小说,后辑为《柚子》出版,作品浪漫色彩浓厚,有的抒写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和对封建军阀恶行的愤恨,有的是描绘浙东农村的人情世态与风俗习惯。因多取材于封闭落后的农村生活,曾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作家。1927年春到武汉任《民国日报》副刊编辑。大革命失败后至抗战发生前,辗转流离于上海、厦门、西安等地,依靠教书、笔耕和翻译度日。十年间翻译出版了《显克微支小说集》、《世界短篇小说集》等外国优秀作品。创作了《黄金》、《童年的悲哀》等多种短篇小说集,还有中篇小说《乡下》和长篇小说《野火》 (又名《愤怒的乡村》)。其中短中篇小说题材范围较广,思想内容有一定的深度,人物尤其是小有产者的形象刻画生动,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但笔触过于冷峻,缺乏希望的闪光; 长篇反映了农村阶级的尖锐对立,描写了农民反抗力量的成长,为其代表性的最高创作水平。另有《驴子和骡子》、《旅人的心》等散文集。抗战爆发后曾去长沙,任《抗战日报》副刊编辑。后到武汉在军委会政治部工作。武汉失守后去桂林国际通讯社等单位任职。1942年主编文学月刊《文艺杂志》。出版了揭露日寇暴行和表现中国人民坚强性格的短篇小说集《伤兵旅馆》和《我们的喇叭》。1944年8月20日在贫病交迫中辞世。 ☚ 吴浊流 蒋光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