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鱼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鱼素 鱼素参见“鱼传尺素”。周密《浣溪沙·拟梅川》:“鱼素不传新信息,鸾胶难续旧因缘。” ☚ 鱼书雁字 鱼雁 ☛ 鱼素 鱼素yúsù━┃ 义同“鱼书”。代书信。元·方回《赠吕肖卿》诗:“湓浦释鱼素,阳山杳雁程。”明·王世贞《后滁阳罗太仆》诗:“忽报江秋鱼素到,似言山色马曹多。”或作“鱼中素”。宋·晏几道《蝶恋花》词:“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参见“双鱼”条。 ☚ 鱼肠 鱼雁 ☛ 鱼素代指书信。元方回《桐江续集·赠吕肖卿》诗之三:“湓浦稀鱼素,阳山杳雁程。”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答滁阳罗太仆》诗:“忽报江秋鱼素到,似言山色马曹多,”参见 【鱼书】、【鱼雁】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函札部 > 信函 > 魚素 魚素 yúsù 亦稱“魚緘”、“魚文”、“魚書”、“魚箋”。因古人多將白絹信箋疊成鯉魚形寄出,故稱。南朝梁·蕭統《南宫八月啟》:“或叨鳳念,不黜魚緘。”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詩:“流風回雪儻更娟,驥子魚文實可憐。”唐·韋皋《贈玉簫》詩:“長江不見魚書至,爲遣相思夢入秦。”唐·楊發《東齋夜宴酬紹之起居見贈》詩:“十年江海魚緘盡,一夜笙歌風吹頻。”元·任昱《寨兒令·書所見》曲:“碧波深不寄魚箋,翠衾寒猶帶龍涎。”元·方回《贈吕肖卿》詩之三:“湓浦稀魚素,陽山杳雁程。”明·王世貞《答滁陽羅太僕》詩:“忽報江秋魚素到,似言山色馬曹多。”又,古代亦有鯉魚傳遞書信之傳說。《樂府詩集·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參閱明·楊慎《丹鉛總録·物用類·簡牘》。 鱼素 古人的信封由两片鲤鱼形的东西组合,里面搁置书信。也作“鲤鱼书”、“鲤素”、“鱼笺”、“鱼简”、“鱼缄”。鱼能游千里,且快。 字数:63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大教 雁书 ☛ 鱼素 鱼素犹“鱼书”。方回《赠李肖卿》诗:“湓浦释~。”许葭村《覆陈樾亭》:“兄馆永宁时,正弟混迹津门,一通~。”朱雯《与沈从文》:“而您又远在北方,觌面无从,~久睽。” ☚ 尺素 片 ☛ 书信 书信信(信函;信札;信简;旨信;梅信;梅花信) 书(书札;书函;书翰;书子;书状;书素;书题;书邮;书启;书问;书疏;书缄;书尺;书柬;贴书;素书;尺书;咫书;音书;雁书;鸾书;系帛书;青鸟书;咫尺之书) 函(函件;函牍;函片;函札;函书;函柬;函问;尺函;公~;鳞函) 柬(书柬) 简(简札;简牒;简牍;简素;简毕;简翰;简帖;简墨;简缄;简尺;简椠;书简;素简;尺简;邮简) 缄(缄札;缄素;缄书;缄翰;鸾缄) 札(札翰;素札;霜札;尺札) 牍(尺牍;素牍;赤牍;竿牍;觚牍) 笺(笺函;笺札;笺牍;笺书;笺简;笺缯;尺笺;邮笺;素笺;鱼笺) 翰(翰札;尺翰;音翰) 鸿(鸿雁;鸿使;鸿信;鸿音;鸿鱼;鸿鳞;飞鸿;金鸿;麟鸿;鸿雁书)鲤(鲤书;鲤素;尺鲤;素鲤;双鲤) 鱼(鱼封;鱼封;鱼函;鱼讯;鱼信;鱼契;鱼素;鱼书;鱼笺;鱼缄;鱼雁;鱼幅;双鱼;鱼中素;五色鱼;鱼封雁帖;鱼书雁帖;鱼书雁信;鱼书雁笺;鱼书雁字;鱼书雁札;鱼书雁帛;鱼书雁足;鱼肠尺素;鱼肠雁足;鱼肠雁书;鱼笺雁字;鱼缄尺素;鱼笺雁书;鱼信雁书;鱼字雁书;鱼绫雁帛) 椠(蒲椠) 羽(羽书;羽鳞;羽翰;鳞书羽信) 疏(牋疏) 椷(椷书) 雁(雁足;雁帖;雁帛;岭雁;雁帛鳞笺;雁素鱼笺;雁帖鱼书;雁字鱼书;雁信鱼书) 文鳞 白鳞 尺纸 尺帛 尺素 尺题 尺一(尺一书) 尺楮 尺蹏 八行(八行书) 检素 毫素 邮筒音邮(企望~) 音徽 驿音 手启启劄 风牋 告教 旨问 旨告 旨示 笔椟 鳞羽 鳞素 鳞迹 鳞游 鳞鸿 鳞翼 鹅溪素 白绢斜封 另见:书写 音信 信使 笺纸 邮递 传递 交往 ☚ 书信 各种书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