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枝曲剧中的玉兰——介绍曲剧演员高桂枝 贵在攀高枝——著名曲剧演员高桂枝小记 博采众长,刻意求新——介绍著名曲剧演员高 桂枝 | 许寄秋 卞 卡 王咏声 | 河南日报1981年3月12日 河南戏剧1984年4期 地方戏艺术1987年2期 |
高桂枝明末白族诗人。云南大理府邓川州(今洱源县邓川)人, 庠生。字树秋,号畸庵。因见国事日非,常年逸居家乡。著有《畸庵草》(失传)。今传其诗十余首,多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注目国事民生,通俗易懂。 高桂枝明代白族诗人。字树秋,号畸庵。云南大理府邓川州(今洱源县邓川)人。明末庠生。目睹世事日非,不欲进取,筑室德源山下,称之畸庵,隐居其中,筑圃莳花,啸咏自适。与太和(今大理)诗人李赓龙往来唱和。著有《畸庵草》一卷,今存《畸庵咏怀》、《挑河吟》、《雨夜闻防河》、《卫军行》、《土军行》、《诸葛寨怀古》、《德源晚步》、《慈善庙》等10余首。诗中真实反映了明末的社会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极大痛苦。如《挑河吟》云:“挑河复挑河,沙碛泪痕多。秋登未可望,筋骨已消磨。”又《卫军行》曰:“军耶民耶都应役,千家止有十家存。”诗句通俗易懂,直抒胸臆,被誉为白族明清作品中的“诗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