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消痞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消痞丸

《医学发明》卷一方。炒黄连、黄芩各六钱,姜黄、白术各一两,人参、橘皮、半夏各四钱,缩砂仁三钱,炒枳实五钱,干生姜、炙甘草、炒神曲各二钱 (一方加泽泻、厚朴各三钱,猪苓、茯苓各三分)。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一百丸,食后服。治心下痞闷,日久不愈者。

消痞丸 《医学发明》卷一

【组方药物】 黄连18克(去须,拣净,炒) 黄芩18克 姜黄 白术各30克 人参12克 炙甘草6克 缩砂仁9克 枳实15克(麸炒黄色) 橘皮12克 干生姜6克 半夏(汤洗7次)12克 曲6克(炒黄色)
【制剂用法】 上药12味,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100丸,白汤送下,食后服。
【主要功效】 清热化湿,健脾消痞。
【适应病证】 湿热内阻,脾胃不和,心下痞闷。

消痞丸

消痞丸

本方出自《医学发明》卷一。方由黄连(去须拣净,炒)六钱,黄芩(刮黄色)六钱,姜黄、白术各一两,人参四钱,甘草(炙)二钱,缩砂仁三钱,枳实(麸炒黄色)五钱,橘皮四钱,干生姜二钱,半夏(汤洗七次)四钱,神曲(炒黄色)二钱组成(一方加泽泻、厚朴各三钱,猪苓二钱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食后白汤送下。功能行气消痞,和胃降逆。主治中气虚弱,邪犯肠胃,胃失和降,心下痞满,日久致寒热互结,时时呕逆上气者。
本方所治证属正气虚弱,邪犯胃肠,气机升降失司所致。故当以理气降逆,调和脾胃立法。方中橘皮、半夏理气降逆,燥湿和胃; 枳实、砂仁行气宽中; 因寒热互结,故用苦寒的黄芩、黄连配辛温的干姜、生姜以调寒热,辛开苦降,散结止呕; 人参、白术补益中气; 姜黄辛散温通,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 甘草调和诸药。各药合用,共奏理气散痞,调和寒热,益气扶正之功。本方是一首寒热并用,辛苦并进,补泻兼施的方剂。现临床上对慢性胃炎,或慢性肠炎,证属气弱脾虚,积滞胀满者,均可用本方治疗。

☚ 乌沉汤   快胃舒肝丸 ☛
000042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