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骨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骨鲠gǔ gěng❶比喻人品正直。杜甫《入奏行僧西山检察使窦侍御》:骨鲠绝代无,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 骨鲠gǔ gěng❶犹“骨干”。比喻刚直、刚劲。《史记·专诸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也作“骨骰”。《汉书·杜周传》:“王氏世权日久,朝无骨骾之臣。”也作“骨梗”。南朝·齐·谢赫《古柬品录》:“(江僧宝)用笔骨梗,甚有师法。” 骨鲠gǔ gěng〖形容词〗 骨鲠❶ 比喻文章的骨架。《文心雕龙·辩骚》:“观其~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 刚正 刚正刚(刚介;刚直;刚挺;刚格;刚梗;刚鲠;刚鲠;刚蹇) 方 侃婞(婞直) 悻(悻切;悻直) 楷(强楷) 烈(謇烈) 鲠直 金矢亢直 抗直 鲠直 挺直 遒直 抗直 伉直 强直 硬直 劲正 抗正 鲠正 魁伉 梗介 挺确 棘棘(~不阿) 骨梗 骨鲠 强鲠峭立 另见:刚强 正直 公正 公平 ☚ 刚正 品性刚正 ☛ 正直的人 正直的人端士 端人 ☚ 诚实的人 有节操的人 ☛ 耿直 耿直狷(狷直) 直套 鲠直 梗直 骨鲠 骨鲠 ☚ 耿介 刚正 ☛ 重要的人 重要的人梁岳 ☚ 主要人物 有技能的人 ☛ 骨鲠gǔ gěng本指骨干,喻刚劲,正直。《后汉书·来歙传》:“太中大夫段襄,~~可任。” 骨鲠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诸骨(鸡、鱼、猪等骨) 因饮食不慎而鲠于咽喉,或误入食管或气道。症见咽喉刺痛不已,吞咽困难,甚或唾液和食物中混有鲜血呕出; 若疼痛加剧、发热恶寒者,则系合并感染。若异物误入气道者,症见剧烈之阵发性呛咳,或咳出血液,甚至可因急性喉阻塞而窒息。如异物停于咽部、喉部可以镊子取出; 如异物入气道或食管,则须借助气管镜、食管镜取出。古人曾以: 骨鲠证名。鸡、鱼骨等硬刺性物体卡于咽喉部所致。表现为咽喉刺痛、吞咽困难,可有鲜血吐出,若有感染则痛剧并伴发热。若进入气管则有呛咳、呼吸困难和窒息。 骨鲠gǔ gěng《本草纲目》木部第 36卷楮(17)。病证名。诸骨 (鸡、鱼、猪等骨)因饮食不慎而鲠于咽喉,或误入食管或气管,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症见咽喉刺痛不已,吞咽困难,甚或唾液和食物中混有鲜血呕出;若疼痛加剧、发热恶寒者,则系合并感染。若异物误入气管者,症见剧烈之阵发性呛咳,或咳出血液,甚至可因急性喉阻塞而窒息。如异物停于咽部、喉部可以镊子取出;如异物入气管或食管,则须借助气管镜、食管镜取出。古人曾以: 骨鲠ɡǔɡěnɡ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鸡、鱼等骨因饮食不慎而梗于咽喉中。症见咽喉刺疼不已, 吞咽困难, 甚或唾液和食物中混有鲜血呕出, 如伴感染则疼痛甚剧, 伴有发热等。若气道异物则症见剧烈之阵发性呛咳, 可咳出血液, 甚至因急性喉阻塞而窒息。如异物停于咽喉部, 可以镊子取出。如异物入气管或食管, 则应以气管镜或食管镜取出。如无手术设备, 则可以威灵仙、草果、砂仁、白糖, 水醋各半煎汤频频咽下。注意密切观察。 骨鲠 骨鲠骨类异物哽于咽喉或食道称为“骨鲠”。常见的骨类有鱼、鸡、鸭、鹅、猪骨等。其他异物如竹枝、金属等物体,也可鲠于咽喉、食道,则统称为咽喉异物,食道异物。本条目主要论述骨类异物。本病多因进食时疏忽、仓促,不慎吞入粗大骨块或尖锐骨刺,以致卡在咽喉、食道,或刺入咽喉、食道肌膜处。小儿进食时哭笑,或老年人牙齿缺如,咀嚼困难者,更易发生。若骨刺刺入过深,或停留过久,或取出时方法不当,损伤肌肉,感染邪毒,则气血凝滞化热,可致腐烂或成喉痈。 ☚ 梅核气 咽痿 ☛ 骨鲠形容人正直不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