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爆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爆声 爆声当飞机作超音速飞行时,在飞机四周形成的激波传至地面即可引起类似雷声的爆响,称“爆声”,或称“音爆”。超音速飞行时,由于飞机前缘的空气粒子来不及逆气流方向传播,从而形成一道压力、密度和温度都突然增高的空气层,在机头、机翼、尾翼等处形成激波。这些波在离开飞机一定距离后,汇合成前、后两道激波——头激波和尾激波。当激波以飞机飞行速度掠过地面航迹时,即可使地面大气压力发生呈N形分布的急剧变化:头激波引起压强陡升+△P,然后压强连续地下降,在尾激波前降到-△P,尾激波经过时恢复到大气压。这种瞬时压力变化(+△P或-△P),作用于人耳鼓膜,即可引起类似响雷或开炮声的声响感觉。飞机前、后激波的时间间隔约为0.12~0.22s,故地面上听到的爆声也是急速的接连两响。 激波的传播和爆声 爆声的心理、生理影响,取决于压力升高幅度(△P)和升压时间(τ)。△P值越大、τ越短,则其心理、生理作用即越强烈,越容易引起人的不适感。激波破坏力大小,则取决于压力面积(△ABC)。面积越大,对地面物体的压力冲量越大,其破坏作用也即越大。不同峰值压力爆声的影响见下表。 爆声强度与飞行高度、速度、飞机体积、长度、重量和大气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飞行高度降低、M数增大、飞机机体和重量加大、气温升高以及顺风加强等都会使爆声强度增大。对协和式客机爆声压力现场测量的结果是:△P 7.3~12.2kg/m2,τ0~10ms,持续时间200~250ms,已对公众有一定干扰影响。 现代超音速飞机在巡航高度上作超音速飞行时所产生的爆声,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但因其具有突然作用的性质,可引起公众的惊恐和烦躁,对睡眠、休息、谈话和工作等也有干扰。在较低高度作超音速飞行时,则可能震破窗户纸、震断纺纱厂的纱头、震落建筑物的灰层和震碎窗户玻璃等。 为降低爆声的危害,一般采取下列措施: ❶尽量缩小飞机的几何尺寸和减轻飞行重量。 ❷合理设计机体外形,使激波强度尽可能减弱。 ❸超音速飞行高度一般不应低于4000~5000m,以减弱激波对地面的作用。 ❹在居民区上空,不做急剧的加、减速飞行和急转弯等动作。 ☚ 飞机噪声 视觉与飞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