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骨科量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骨科量诊 骨科量诊测量肢体的角度、长度及周径的方法称为量诊。 肩、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活动范围 颈、胸、腰椎活动范围 髋关节活动范围 膝的中立位为大腿与小腿成一直线,测量屈曲及超伸。另一中立位为坐位屈膝90°,脚趾向前,测量小腿外旋及内旋。 踝的中立位为足纵轴与小腿呈90°位。测量跖屈及背伸。 足的中立位为脚尖向前方,趾与足底在一水平面。测量跗间关节的内翻及外翻,以及跖趾关节或趾间关节的屈(跖屈)及伸(背伸)。 膝、踝关节及足活动范围 处于不易精确测量角度的部位,可用测量各骨的相对移动长度。例如,颈椎前屈时可以测量下颏与胸骨柄间的距离;侧屈时测量耳垂与肩峰间的距离。腰椎前屈时,测量上肢和手指伸直下垂的指尖与地面间的距离。正常人前屈时,颈椎棘突到骶椎棘突间的距离可以增加15cm。如以颈7、胸12及骶1的棘突为定点,后伸位时颈7~胸12间和胸12~骶1间的距离,分别为30cm和10cm。如果前屈时分别增加8cm及5cm,可记录为30cm+8cm及10cm+5cm。 长度测量 测量时应将肢体放在对称的位置上,肢体挛缩而不能伸直的,可分段测量。测量前先定出测量标志,并用笔画上记号,然后用带尺测量两标志间的距离。注意在测量时不要使皮肤移动,以免发生误差。 常用的测量标志: 躯干长,自颅顶至尾骨端。上肢长,自肩峰至桡骨茎突尖部(或中指指尖),也可以从第七颈椎棘突至桡骨茎突尖部(或中指指尖)。上臂长,自肩峰至肱骨外上髁。前臂长,自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或自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下肢长,自髂前上棘经髌骨中线至内踝下缘称真实长度;或自脐(或剑突)至内踝下缘称相似长度(不如前者准确)。后者用于骨盆骨折或髋部病变时,有时也可以自股骨大转子顶端至外踝下缘。大腿长,自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侧间隙中点(或股骨内收肌结节顶点)。小腿长,自膝关节内侧间隙中点至内踝下缘,或自腓骨头顶点至外踝下缘。 周径测量 两侧肢体取相对应的同一水平面,用带尺测量。测量肿胀时取最肿部位。测肌萎缩时取肌腹部。通常测大腿周径时,可在髌上10cm处,或髌上一横掌处;也可用双手环抱测量,即以两手中指指尖在肢体后方相对,双手环抱肢体,而在其前侧观察双侧拇指指尖间的距离或相互重叠的长度。 ☚ 感觉、肌力及反射检查 骨科听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