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发育
骨胳起源于中胚层,骨的发育包括骨的发生、骨的生长、骨的成形三个方面。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
(1) 膜内成骨: 见于颅骨和面骨。最初间充质细胞先形成纤维膜,膜内有血管。间充质细胞分裂增殖,演化为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和纤维,基质吸收血中钙质,将细胞包埋在钙化基质中变为骨细胞成为骨化中心和骨化点。纤维膜表面变为骨膜、骨膜的间叶细胞不断成骨向四周扩展,形成骨小梁,小梁之间的间叶细胞分化为红骨髓。
(2) 软骨内成骨: 人胚发育第四周,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集聚成细胞群,逐渐形成一定软骨的形状称为软骨雏型。随后软骨被破坏由骨组织所代替为软骨内成骨。躯干、四肢骨都来源于软骨内成骨。
骨的生长 颅骨在出生后其中的很多骨化点已大部融合,颅顶未骨化的部分称为囟门,至成年完全骨化后颅骨间有锯齿状缝隙,互相咬合,称为颅缝,颅骨不再长大。躯干和四肢骨按下列程序生长。
软骨雏型: 软骨生长另一是外加生长,即软骨膜深层细胞增生、分裂、分化成为新的软骨细胞。第二是软骨内生长,即新生的软骨细胞在自身的陷窝内进行分裂,形成同族软骨细胞群。软骨膜中有血管,通过基质渗透,供应软骨细胞以营养。
原始骨化中心出现: 四肢的软骨雏型生长到一定的体积,骨干中段的软骨膜细胞不再形成软骨而分化为成骨细胞,环绕骨干形成一个骨壳即骨领。此时中心的软骨细胞变为肥大、基质钙化,软骨膜和骨领中的血管侵入钙化的软骨细胞群内成骨,即形成原始骨化中心。血管入侵的部位即为骨滋养动脉管,骨化中心扩大形成原始骨干,两端称为骺软骨。
软骨内微循环与软骨生长: 从15cm胚胎开始,四肢长骨的骺软骨和不规则骨的软骨雏型单靠软骨膜血管已不能维持其营养。这时软骨膜细胞增生时即把一定数量的血管包埋在软骨内。进入软骨内的每条血管各自保持一个独立的毛细血管网,不互相吻合,分别营养其所属软骨组织。血管周围都是间叶细胞,胚胎中后期,软骨以血管为中心生长非常迅速。
二次骨化中心出现: 亦称骺核,是在骺软骨中心发生的,长大后称骨骺。大部分骺核在生后出现。软骨内已有很多血管伸入,故不需要在软骨膜下形成骨领。不规则骨如椎体、胸骨、骨盆、腕骨和跗骨等原始骨化中心出现与二次骨化中心出现的方式完全相同。
骨的纵径和横径生长: 儿童发育期,骨的纵径生长是在骨骺和干骺端之间的骺板软骨中进行的,骺板软骨中的细胞都呈纵向排列,形成软骨细胞柱,紧贴在骨骺的骨板附近的为软骨生发细胞,该处有来自骨骺动脉的很多毛细血管襻,血液供应十分丰富,使生发细胞不断向干骺端增殖,很快变为肥大软骨细胞,随后软骨基质钙化,来自干骺端的毛细血管襻入侵,连续不断的在干骺端形成新骨,使骨增长,直至骨骺与干骺完全闭合才停止。骨的横径生长是在骨皮质外面骨膜中进行,骨膜深层的间叶细胞不断分化为成骨细胞,使骨不断增粗。
骨的成形 骨在发生成骨过程中,不断增大,同时根据生理功能的需要,还不断进行改建和塑型,即骨的成形。它包括骨骺和干骺端新生骨的改建,变为松质骨和髓腔,干骺端逐步移行至骨干,骨干不断增粗,髓腔不断扩大等,最终使每个骨形成其各自的独特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