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驷马难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驷不及舌 驷不及舌(驷马难追)四匹马拉的车虽然跑得快,但赶不上舌头传话的速度。指话一经说出,便无法收回,所以说话应慎重。驷:四匹拉车的马。不及:赶不上。 ☚ 守口如瓶 欲言又止 ☛ 说话算数 说话算数决不食言 说话算话 ☚ 诚信 言行一致 ☛ 驷马难追比喻已说出的话,难于收回。也指既成的事实,不能挽回。 《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驷马难追駟馬難追sì mǎ nán zhuī既成的事实,不可挽回。比喻误治后濒危局面不可挽回。《医权初编》:“恐蹈虚虚之弊,则有顷刻亡阳,驷马难追之患也。” 驷马难追一言既出,~ even four horses cannot take back what one has said—what has been said cannot be unsaid; 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 驷马难追sì mǎ nán zhuī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驷马难追五代时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请求北方契丹的支援,契丹主耶律德光亲自率军大败唐兵,册立石敬瑭为皇帝,国号为晋。石敬瑭与契丹主商量由一个儿子留守太原,契丹主亲自挑选,看中了石重贵。而后,耶律德光与石敬瑭约定为父子关系。这种关系不久就随着契丹的入侵结束了。 驷马难追sì mǎ nán zhuī驷:古代指同驾一车的四匹马或四匹马共拉的车。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一经说出,便无法收回,一定要算数。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斯言不善,千里违之,勿谓可复,驷马难追。” 驷马难追sì mǎ nán zhuī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驷马追不上说出的话。指说话要慎重,说出的话是追不回来的。三毛《吉屋出售》:“不必了,君子一言,~。双方握了手,就是中国人这句话。好了,我不反悔的。” 驷马难追sìmǎ-nánzhuī驷:一车所驾之四马。四匹马拉的车子也难以追回。多比喻已说出的话难以收回。也比喻已做成的事难以改变。常与“一言既出”或“君子一言”连用。参见“驷不及舌”。 驷马难追sì mǎ nán zhuī四匹马拉的车也难以追回。 驷马难追si ma nan zhui驷马:四匹马拉的车。驾着四匹马拉的车也难以追回。比喻既成事实,无法挽回。语本《邓析子·转辞篇》:“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MM53 【驷马难追】sì mǎ nán zhuī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子也追不回来。表示说出话来就要算数。 驷马难追sìmǎ-nánzhuī〔主谓〕 比喻说过的话不能收回,既成的事实不能挽回。《新五代史·晋书·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戚实自贻。”明·徐𤱥《杀狗记·谏兄触怒》:“今日一语轻交,他时~。”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综】既:已经。驷马:古时指套着四匹马的车,这在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一句话既已出口,就是用最快的马车也无法追回。劝人慎言,一旦说出口就要算数。 ☚ 言多必失;妄言则乱 饮河满腹;巢林一枝 ☛ 驷马难追sì mǎ nán zhuī驷马:古代一车套四马,因之称一车之驾为驷马。难追:难以追回。即用驷马之车也难以追回。比喻既成事实,不可挽回。也形容说话要慎重,话一出口,就难以收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