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寄奴药草名,即刘寄奴草。明李时珍《本草·刘寄奴草》:“按李延寿《南史》云: 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州,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析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傅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散,乃收药而返。每遇金疮傅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汉朝时江南人称刘姓为卯金刀,故又称刘为金,刘寄奴草所以又名之曰“金寄奴”。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劉寄奴草 > 金寄奴 金寄奴 jīnjìnú 即劉寄奴草。漢時拆劉字爲卯、金、刀,以金代劉,遂有此稱。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劉寄奴草 > 金寄奴 金寄奴 jīnjìnú 金寄奴jīn jì nú《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刘寄奴草(2)。药名。刘寄奴草的别名,参见“刘寄奴草”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