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少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少山1890—1948

满族,北京人
京剧演员,演架子花脸兼铜锤。后在上海演唱,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人称“金派”。
原名:仲义
本名:金义
人称:金霸王

金少山

金少山提携青年演员
十全大净金少山
柯文辉
翁偶虹
人民戏剧1980年7期
人民戏剧1981年11期
花脸大王金少山——纪念金少山逝世三十五周
翁偶虹*大成1982年105期

金少山轶事两则
金少山(1889—1948)
我与金少山
刘晓伟
张胤德
翁偶虹
贵州戏剧1983年1、2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152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23辑第152页,京剧
谈往录第347页
金少山孙老乙主编当代名伶传

金少山

立体的金少山
金少山的故事
净行五杰: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袁
世海
徐城北
王建平
张胤德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9月16日
大舞台1988年2月1日
戏剧界1981年14期
忆先师金少山
梨园豪杰“金霸王”
吴松岩
孔小亭口述 常立
胜整理
戏剧报1986年10期
戏曲研究1987年22期
鼎足三分叱咤一时的文化现象——金少山、
郝寿臣、侯喜瑞比较
袁世海等艺术百家1990年1、2期

金少山1890—1948

京剧名演员。满族。北京人。原名义。著名京剧花脸金秀山之子。幼年从父学艺,承继家学,又宗何桂山、韩乐卿等,演架子花脸兼铜锤花脸。在与父同台演出 《父子会》、《洪羊洞》等剧目时崭露头角。以后长期在上海从艺,以身材魁梧、嗓音宏亮、唱腔作功出色而誉满大江南北。并在其父创造的铜锤唱腔基础上吸收架子花脸的唱功和作功,突破了两者间的严格分工,又在吐字、润腔、气口等技巧上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金派”。常演的剧目有: 《锁五龙》、《草桥关》、《御果园》、《白良关》、《牧虎关》、《盗御马》等。

金少山

京剧表演艺术家。1890年生,1948年去世。北京人,满族。幼年随父金秀山习艺,兼演架子花脸与铜锤花脸。后长期在上海演唱。嗓音洪亮宽厚,吐字、润腔、气口均十分讲究,世称“金派”。1937年返京,与李多奎、陈少霖等组建“松竹社”。代表剧目有《盗御马》、《草桥关》、《锁五龙》、《牧虎关》等。

金少山

235 金少山1889—1948

京剧演员。工铜锤花脸,兼演架子花脸。名仲义,满族,北京人。幼从父著名花脸金秀山学艺,兼学何桂山,武功得韩乐卿亲授,又学诙谐戏,正式拜师是小生德珺如。初在北京演出,后在上海成名。与杨小楼合演《连环套》的窦尔墩和与梅兰芳合演《霸王别姬》,有“铁罗汉”、“金霸王”之誉。又因兼长包拯戏,与擅演曹操的郝寿臣并称“黑金白郝”。他身材魁伟,广额宽颐,扮相极佳,嗓音响亮宏硕,唱腔明快朴直而气势磅礴,念白凝重洗炼,表演洒脱且带有狠劲。在继承其父铜锤唱腔基础上,吸收架子花脸的唱、做,突破两者严格分工的界限。对吐字、行腔、气口等技巧也较一般铜锤花脸细致,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金派。1937年春回北京,自组松竹社,开花脸挑班之先例。代表剧目有《白良关》、《牧虎关》、《草桥关》、《连环套》、《断密涧》、《打龙袍》、《二进宫》、《锁五龙》、《刺王僚》等。弟子有赵炳啸、吴松岩等。

☚ 盖叫天   言菊朋 ☛

金少山1890—1948

京剧演员,北京人,满族。著名京剧花脸金秀山之子。幼年随父学艺,演架子花脸兼铜锤。他身材魁伟,嗓音宏亮浑厚,高中低音都能响堂,他在铜锤唱腔基础上,吸收了架子花脸的唱功和做工,对吐字、润腔、气口等技巧的运用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人称“金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