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驱车上东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注释】 ①上东门:东汉都城洛阳有十二门,东面有三门,靠北一门名“上东门”。郭北墓:洛阳城北有邙山,王侯卿相死后多葬于此,是当时著名的墓地。②阴阳,指春夏秋冬四季时间。③更(geng根):交替。服食:指神仙家的吃药求长生。
 
 【译文】 牛车悠悠,出了洛阳上东门,放眼遥望,只见城北邙山上的累累坟墓。墓道两旁,长立松柏树,山风吹过,白杨摇摆,何等萧瑟凄苦。松柏树下的久死之人,幽幽黄泉是其冥府,漫漫黑夜是其伴侣,一睡千载,永不醒悟。唉,日升月落,春去秋来,时光无尽,人命却这般短促:才停步,即起程,就如那寄宿人家的行旅;方凝聚,又晒干,就像那早晨的清露。生命如此脆弱,怎可相比金与石的坚固?今天死者的送行人,明天又将被人送上山;代代辈辈的生死交替,即令圣贤,也无法超越生命的限度!谁不渴望绵绵长寿?祈求神仙,炼丹服食,生命却被药石贻误。人生实在可悲,年寿岂能自主?倒不如快快活活,吃喝玩乐,美酒佳服,尽情享受,一旦长眠地底,憾恨从何弥补!
 
 【集评】宋·张戒:“曹子建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此语虽工,而意乃怨怒。《古诗》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可谓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也。”(《岁寒堂诗话》卷上)
 明·陆时雍:“汉人诗多含情不露。”(《古诗镜》卷二)
 清·金圣叹:“‘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如此块垒,非此不消,是悲切语。若作豪快语读,却辜负深情甚矣。”(《唱经堂古诗解》)
 清·陈祚明:“此诗感慨激切甚矣,然通篇不露正意一字。盖其意所愿据要路,树功名,光旂常颂竹帛,而度不可得;年命甚促,今生已矣,转瞬与泉下人等耳;神仙不可至,不如放意娱乐,勿复念此。其勿复念此者,正不能不念也。夫饮酒被纨素,果遂足乐乎?与‘极宴娱心意’,‘荣名以为宝’同一旨,妙在全不出正意,故佳。愈淋漓,愈含蓄。”(《采菽堂古诗选》卷三)
 清·吴琪:“首八句直序,下‘浩浩’以下,却用论宗语,犹元人叹髑髅杂戏,先取一副髑髅傀儡置场上,然后假借庄生劝世之言。此格甚好。”(《六朝选诗定论》)
 清·朱筠:“此诗另是一宗笔墨,一路喷泼,不可遏抑,韩潮苏海,皆本于此。上东门在洛阳东北,故次句接曰‘遥望郭北墓’。因‘白杨’、‘松柏’,想到‘黄泉’死人;‘陈’字妙,‘永’字妙。此处越说得狠,下文越感慨得透。‘浩浩’二句,从上咏叹而出,言所以有生有死者,因阴阳换移所致,故危若‘朝露’,不能固同金石,虽万岁千秋,只是生者送死,生者复为后生者所送;即至圣贤,莫能逃度。言至此,将遥遥千古,茫茫四海,一扫净光矣。意者岂在神仙乎?然‘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夫复何益!‘饮美酒’而‘被纨素’,且乐现在罢了。”(《古诗十九首说》)
 清·方东树:“此诗意激于内,而气奋于外,豪宕悲壮,一气喷落而下。前八句夹叙夹写夹议,言死者;‘浩浩’以下十句,言今生人。凡四转,每转愈妙,结出归宿。”(《昭昧詹言》卷二)
 清·张玉谷:“此警妄求长生之诗。首八即出门所见墓田,景象萧飒,以明人死不能复生,因自可怜。中六承上递落,反复申明人必有死之理。末四照清痴想求仙,俱为药误之,有损无益,一诗之骨,而以不如甘饮,华服,取适目前收足之。”(《古诗赏析》)
 
 【总案】 不遇失志而伤时感逝,而有“极宴娱心意”,“荡涤放情志”的愤激与狂放,是在十九首中回旋的情感主调之一。这首诗亦如此,但却在悲凉慷慨地吟唱之时,着意将死亡的阴森恐怖陈列于前,然后,一面强调人生必有死,一面指出神仙之说乃为虚妄;那么,人的事功追求既不能实现。生命的有限又剥夺了期待机缘的从容,这就只剩下眼前时光是唯一可以自己把握的东西。如此写来,“及时行乐”不仅是自然而然的结论,而且这结论的得出,远比一般地叹息阴阳转移,时光无情更悲绝惨伤,震动人心。所以吴琪说,此诗类似于元杂剧中置髑髅于前的现身说法。

《驱车上东门》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 汉魏六朝诗歌 - 可可诗词网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央广路。

下有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从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不难看出作者的身份。他可以出有车,可以饮美酒,可以被纨素,生活条件极为优越,当属上流社会的成员。注意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去了解全诗的内容。

“上东门”是东汉都城洛阳东面三门中北边一座城门的名称,出了上东门往北望,便可见有名的北邙山,这里是王侯卿相的墓地, “郭北墓”即指此。作者既与墓中埋葬者的身份相类,在“遥望”时未免有动于衷,起始两句便是兴感的缘由。墓地上白杨萧萧,松柏夹路,这景象已够凄凉瘆人的了。但想象往往比现实更可怕,联想到墓下埋葬多年的“陈死人”,他们在没有尽头的幽暗里长眠于地下,永远不会再醒来,这情景岂不越发令人恐怖?以上对墓地与死人的描写很动人,墓上的“萧萧”,墓下的“杳杳”,虚实相生,鬼气袭人;又用“陈死”与“潜寐”、 “长暮”与“千载”等表意重复的词语渲染气氛,境界阴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前八句写死者,以下十句写生者, “浩浩阴阳移”是转折。阴死阳生,人类在死死生生之中延续, “移”字形象地绘出这一过程。但就个人来说,生命则如早晨的露水,倏忽即逝;人生如寄,没有长生之理,即使圣贤也难逃死亡的门限。这段感慨命意并不新,由于前面写了死的悲哀,却不失为深沉。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两句,是对意求长生的批判。秦汉时代道家兴起,倡言人可成仙而不老,故有秦始皇、汉武帝等不惜工本四处搜求不死之药的举动,结果自然都失败了。诗人这里的批判态度较之魏晋以降的食丹佞道者要高明得多。鉴此应该怎么办呢?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诗人最后竟也开了一付很不高明的“药方”。

尽管诗中意识颓废,作为诗人的真情实感却是充沛勃发的,这就给此诗带来一种气势。从出游,到坟墓,到死者的恐怖,到人生的短暂,再到长生不可得,再到且乐眼前,一路写来,不可遏抑。虽有诸多转折迭宕,却又一气呵成,直贯首尾。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首以气势取胜的佳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