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尔库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1898—1979Ma'erkusai,Marcuse Herbert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左翼代表人物,创立了“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血统的资产阶级家庭。1917至1919年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1918年以后在柏林和弗顿堡大学学习。1932年回弗顿堡大学,在海德格尔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黑格尔的本体论和历史的理论基础》,获博士学位。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流亡瑞士,后赴美国法兰克福研究所工作。1951年加入美国籍,在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工作。1954年至1967年在勃兰第斯大学任教,后转至加利福尼亚大学,直到1970年退休。马尔库塞的一生分为几个时期,早期马尔库塞努力把现象学、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他接受了刚刚发表的马克思“巴黎手稿”的理论,试图用异化思想解释和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使之成为了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本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尔库塞发表了《理性和革命》,论证了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的相似之处,介绍了他们的辩证法思想。1955年又发表了《爱欲与文明》一文,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依德的理论结合起来,以此来说明无压抑社会的主要原则。1966年的《单向度的人》借用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依德、萨特等人的观点,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进行了全面地批判性分析,指出现代社会正在失去其双面性(否定和肯定)而成为只有肯定面的单面社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只知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失去了革命的主动性。因此必须由少数积极的人教育和拯救大多数的被动人,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他由此得出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和“无产阶级已被溶合于社会整体”的错误结论。(黄风兰) ☚ 葛兰西 阿尔都塞 ☛ 马尔库塞1898—1979Herbert Marcuse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参加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所由美国迁回德国,他留在美国并加入美国籍。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现象,认为在这样的社会里,统治者对工人阶级的压制,不再是经济的,而是转向意识形态的或心理的了。统治阶级利用发达的“控制机器”,把人编织在一张消费品的巨网之中,使人的需要变成了单纯的对消费品的需要,而不再有精神的追求,完全失去了“批判精神”,成为“单面度”的人了。主张要掀起一个改变人的心理结构的本能革命,改变人的这种“单面度性”,造就一代“新人”,而知识分子则是这场革命的领导力量。他所向往的是一个没有任何压制和统治的性的解放的社会。主要著作有《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单面度的人》等。 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1898—1979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之一。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纳粹上台后一直居留美国从事教学与研究。主张“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强调黑格尔和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因素,提出不断革命论,认为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自由的个人,使人能够摆脱“多余的压抑”,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生物本能;但现代发达国家物质丰富,精神贫乏,已成了“单向度的”社会,工人失去了革命精神,社会革命的动力只有到学生和知识阶层中去寻找。主要著作有《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等。 ☚ 维特根施坦 卡尔纳普 ☛ 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1898—1979Marcuse,Herbert美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人家庭。1917—1919年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后又退出。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学,1932年在海德格尔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获得学位。1933年参加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并随该所迁居美国。二次大战后他留在美国并加入美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勃兰第斯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1965年去圣地亚哥教书,1970年退休。1979年病逝于联邦德国。 ☚ 阿道尔诺 弗罗姆 ☛ 马尔库塞1898—1979Herbert Marcuse赫伯特·马尔库塞。政治哲学家、社会理论家。生于德国柏林的犹太人家庭。早年曾参加社会民主党。1923年获弗赖堡大学博士学位,后在该校指导哲学研究,为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创建人之一和法兰克福批判哲学学派的创始人。1933年希特勒执政时逃离德国。翌年赴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40年入美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曾为美军情报人员。五十年代起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1954)、布兰代斯大学(1954—1965)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1965—1976)。后退休。认为工业社会是不自由的和压抑人性的,因而造成人的异化。深信民主社会主义将为人类生活带来根本性变革,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生活的改变。其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和对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所作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在左派大学生中,尤其在六十年代美国大学生造反运动中相当盛行。为“新左派”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爱欲与文明》、《单面人》、《解放论文集》、《反革命和造反》、《批判哲学研究》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