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少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少波1918—

山东掖县人
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京剧院副院长,戏曲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戏曲改革论集》、《马少波剧作选》等。
原名:马志远
字:少波
笔名:马郊坡、马胜辛、王百润、风平、司马文、石润、红石、芮扬、苏扬、宋花泉、青子、绍伯、柳奇、梅友、夏凌江、萧白、章路平、援兹、崔生
别名:志援

马少波

马少波小传 石 艾 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1期
剧作家马少波的艺术道路 荣 庆 *中报月刊1985年61期


马少波

热心倡导,积极实践——马少波同志与现代题
材戏剧
何孝充戏曲艺术1984年1期
凌云健笔意纵横——试论马少波在戏剧创作上
的成就
岳中戏文1984年3期
剑与笔并用的作家——谈马少波
马少波著作年谱(续)
刘东升当代戏剧1986年1期
中华戏曲1988年3期
中国京剧院的艺术风格与马少波同志
马少波与马欣来
马少波同志的勤奋、才华与责任感
戏剧家马少波《马少波剧作研究》出版
马少波文学艺术生涯65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
举行
郑亦秋
蒋星煜
张庚
李方诗等主编
李维民主编
戏曲艺术1988年3期
上海戏剧1988年5期
戏剧报1988年6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10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8)第38页
马少波

马少波1918—2009

剧作家、戏曲理论家。原名马志远,笔名红石等。山东掖县(今莱州)人。1933年开始文艺创作。1943年至1949年任胶东文化协会会长,主编《胶东大众》《胶东戏剧》《胶东文艺》等。同年开始从事京剧研究和改革工作。1951年起,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京剧院副院长、中国剧协常务理事及《文艺报》《人民戏剧》等杂志编委。1979年后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北京剧协副主席等。主要著作有京剧《木兰从军》、《闯王进京》、《关羽之死》、《白毛女》(与人合编)、《正气歌》、《明镜记》、《宝烛记》,话剧《指挥》《太平天国》《岳云》《白云红旗》,评剧《九尾狐》,昆曲《西厢记》,戏曲电视剧《再起清风楼》及《马少波新剧作》,论著《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论》《更红集》《花雨集》《戏曲艺术论集》《中国京剧史》(与章力辉等主编)等。另有散文小说选《从征拾零》。有《马少波剧作选》。

☚ 丁洪   方北方 ☛
马少波

马少波1918.3.8——

原名马志远。笔名有郊坡、志援、苏扬、红石等。山东掖县人。1935年在山东省立第九中学读书时,主编《天外》月刊。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起参加胶东人民抗日救国军三支队,兼任《海涛》半月刊编委。曾发表一些反映抗日斗争的报告文学和诗歌。1939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创作有小说、散文和文艺评论等,其中话剧《指挥》曾获1942年胶东文艺评奖第一名。1943年调任胶东文协主编《胶东文艺》、《胶东文化》和《胶东戏剧》,兼任胶东胜利剧团团长。与此同时,从事京剧改革工作,先后编导过《木兰从军》、《闯王进军》、《太平天国》、《关羽之死》等剧,与张波合作,创作歌剧《农公泊》。此外,还创作话剧《太平天国》。1945年当选为胶东文化协会会长。1948年率胜利剧团赴淮海前线慰问演出,年底调山东分局宣传部,筹备成立山东文联。建国后任中央戏曲改进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1951年起,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京剧团团长,中国京剧院副院长、北京戏曲研究所所长等职。著作有《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论》、《更红集》、《花果集》、《看戏散笔》和《戏曲艺术论集》,话剧《千年冰河开了冻》、《岳云》、《白云红旗》、《马少波剧作选》,以及京剧《赤壁大战》 (合编)等。他从四十年代起,即致力于京剧改革工作和戏曲研究工作,对我国戏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 万川   马彦祥 ☛

马少波

戏曲理论家。1918年3月8日生。山东人。1933年起从事文艺创作。曾任胶东文化协会会长、中央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京剧院副院长等职。自20世纪50年代起进行现代戏实验,对戏曲改革工作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主要作品有:剧本《闯王进京》、《木兰从军》、《正气歌》、《明镜记》、《宝烛记》等;散文集有《东行两月》、《在南极边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