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丁·布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丁·布伯1876—1965Martin Buber犹太哲学家和神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在维也纳大学、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等处求学。曾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讲授宗教哲学与伦理学。1938年移居巴勒斯坦,曾出任以色列科学与人文学院的首届主席。主要著作有《我与你》、《人与人之间》、《生存的对话:哲学和教育学全集》、《善恶观念》等。布伯认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对话的”、“我和你”的伦理关系,而不是彼此把对方看作一件东西那样的“我和它”的关系。前一种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一种相互的契合和交流;后一种关系则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涉及到某种形式的利用和控制。主体是积极能动的,客体是消极被动的。“我”在这两种境遇中也是不同的:在“我与你”的境遇中,“我”只能出现在联系之中,不可能从联系中分离;而在“我与它”的境遇中,“我”是一个观察者,只是部分地介入其中。“我与你”的境遇不可能无限地延续,每个“你”不时要变成一个“它”,由此产生出客观的知识和表达方式。在每一个健全的人那里,存在着一种在这两种境遇之间的辩证转换,每一个“我与它”关系都含有变为“我与你”关系的潜力,正是在后一种境遇中,才能体现出人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真实人格。所有这些,表现了马丁·布伯对人的存在、境遇和“人我”与“物我”关系的深层思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