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昌

西域城名、郡名、国名、县名。❶古城名。《汉书》、《后汉书》称作高昌壁、高昌垒、金附。魏、晋时为戊己校尉驻地。先后为高昌郡治所,西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治所,高昌国都城,高昌回鹘国(又作西州回鹘)国都。元、明两代另建哈拉和卓城之后,故城即废弃。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20公里,当地人称为亦都护城。
❷古郡名。327年前凉张骏置,治所在高昌城。立田地县,是为我国在西域地区立郡县之始。历前凉、前秦、后凉、北凉、西凉皆为高昌郡,其辖地相当于今吐鲁番哈拉和卓及其以东一带。422年,高昌国在此建立政权后,高昌郡不再存在。
❸古国名。422年北凉沮渠无讳败走高昌,逐郡守而据有其地,自立为凉王,是为高昌立国之始。460年柔然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自此有高昌为号立国。都高昌城。640年为唐朝所灭,改建制置为西州,并于州辖境内置县。9世纪中叶,西迁回鹘据有其地,建立高昌回鹘国(又作西州回鹘、和州回鹘),至14世纪20年代并入察合台汗国。
❹古县名。唐西州五县之一。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唐灭高昌后置治高昌城,为西州和安西都护府治所。宝应元年(762)改名前庭县。

高昌

见“和州”。

高昌

❶亦称“高昌王国”。古西域国名。北魏和平元年(460)柔然人攻高昌郡(前凉始置,郡治在今吐鲁番城东哈喇和卓西南),立汉人阚伯周为高昌王, 是为高昌王国之始。后由张孟明(481—496在位)、马儒(496—497在位)、麴嘉(560—640在位)相继为高昌国王。麴氏高昌为高昌王国中年代最长也是最后的王朝。历一百四十一年。王朝的统治者为汉人,被统治者多数为汉人, 少数为柔然、高车、突厥及匈奴人, 故与内地联系密切。其官制、政令、文化略同内地。文字通行汉文,而风俗则受突厥影响。王室常与突厥通婚。唐贞观十四年(640),因其联合西突厥而断绝唐对西域的通使。后为唐所灭。在其地置西州和安西都护府。贞元六年(790) 陷于吐蕃。唐末咸通七年(866)西迁的回鹘首领仆固俊占有西州。另建立高昌回鹘。
❷古郡名。东晋咸和二年(327),前凉张骏平定高昌戊己校尉赵贞后置。设太守以统之。洽所即在高昌城。属沙州。辖境相当于今新疆吐鲁番县东部哈喇和卓以东一带。此为郡县制第一次在新疆出现。此后, 西域的政治制度即与内地趋于一致。后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等皆置此郡。唐贞观十四年(640),太宗命侯君集讨平高昌后,改置高昌县。

高昌故城

高昌

高昌

古时名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县哈喇和卓近旁,汉、魏、晋时为高昌壁。后历经高昌郡治,高昌国都,唐时西州州治,高昌县治和高昌回鹘国,元末渐荒废。现古城遗址为高昌回鹘时期在唐高昌城基础上改筑而成。城遗址呈不规则方形,城墙有内外两重,外城周约十里,为夯土筑成。城墙残高约有五至十一米,城墙外筑有较为密集的马面。有城门五座,有些城门外设有瓮城。内城位于外城中间,呈南北长方形,内城周约七里,为夯土筑成,西墙、南墙保存较多,北墙仅有部分残迹,东墙及城门已毁坏无存。内城主要为宫城和寺院建筑,外城有寺院及居民遗址。有宫城、多层龛的塔基等遗存。出土文物有摩尼教壁画、经典、文书等和唐代遗物。

☚ 交河   楼兰 ☛
高昌

高昌

高昌国都,故址今吐鲁番东,维语称亦都护城,汉称高昌壁、高昌垒。高昌建国始于422年,沮渠无讳率北凉之众驱逐高昌太守,自立为凉王。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 (460),柔然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后张孟明、马儒、麴嘉相继为王,麴氏传国九世,贞观元年 (640) 为唐所灭。高昌为高昌国都达180余年。9世纪中叶,回鹘回迁时,据唐西州即高昌,高昌又为回鹘都城。元明之际,高昌城废。高昌城尚存部分遗迹,城呈正方形,土筑城垣,城周约5公里,分内城、外城、宫城三重,布局与唐长安城相仿,城内有众多的建筑遗址,其中外城寺院遗址保存尚好,有寺门、佛塔、殿堂、佛龛等遗迹,仍可辨认。“可平堡” 位于内城高台上,残高15米。城内还发现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元龙泉窑瓷盆等文物。文昌古城自建立到毁弃,历时千余年,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解放前,沙俄、德、英、法、日等国的探险者曾掠走不少珍贵文物,如回鹘文书等,使我国文物考古研究遭受重大损失。

☚ 敦煌   伏俟城 ☛

高昌

❶西域古地名。西汉在车师前国设高昌壁,为汉军营垒之一。东汉戊己校尉居高昌壁。历三国至东晋初,戊己校尉治所都在高昌(城)。东晋咸和二年(327),前凉张骏设高昌郡。后历为前秦、后凉、西凉、北凉重镇。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至和平元年(460)间为北凉残部所据。后来汉人阚伯周、张孟明、马儒、麹嘉及其子孙相继在此称王,即以高昌为都城。唐贞观十四年(640)置西州及高昌县,均以此城为治所。五代至宋,为高昌回鹘都城,又称西州。辽、金时称和州,元称哈剌火州,明称火州。遗址为今新疆吐鲁番县东南阿斯他拉南之“高昌故城”。城三重。外城方形,周长5公里。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宫城居北。今尚存建筑基址多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❷西域古国名。北魏和平元年(460)阚伯周为高昌王,为汉人在高昌称王之始。太和五年(481)敦煌人张孟明为高昌王,后为国人所杀。当地人另立马儒为王。太和二十一年(497)或稍后,高昌人又杀马儒而立金城(今甘肃兰州)榆中人麹嘉为王。是为麹氏王朝之始。境内多汉人,制度拟中原。数传至麹伯雅,遣使朝隋,贡方物,娶隋华容公主为妻。其子麹文泰立,贞观四年(630)朝唐。贞观十四年(640),高昌王麹智盛降唐。唐列其地为州县。
❸西域古国名。即高昌回鹘(西州回鹘)。唐开成五年(840),回鹘被黠戛斯攻破,分三支从蒙古高原西迁,其中一支至高昌立国。北宋时屡贡方物。太平兴国六年(981),其王自称“西州外生(甥)师子王阿厮兰汗”,遣都督来献。宋遣王延德等使高昌。1001年以前,回鹘已向西分布至龟兹(今新疆库车)。1130年,耶律大石假道高昌回鹘西进。约1132年,该国成为西辽附庸;元太祖四年(1209)归降蒙古成吉思汗。元朝在其境内设官、屯戍。1324—1328年间,其地并入※察合台汗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