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壁内破裂和出血
食管壁内破裂和出血常因损伤食管粘膜所引起,原因有食管异物、食管器械检查或用导管抽吸咽部分泌物(尤其是新生儿) 时创伤食管。损伤如仅限于粘膜层而未损及肌层,可引起食管壁内出血,不引起食管穿孔; 当继发感染则可引起脓肿。
本病甚为罕见,临床特点为进食时突发严重的胸骨后疼痛和咽下困难,且常伴少量呕血。与完全性食管破裂不同,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无纵隔或皮下气肿,仅有低热和反应性胸腔积液。有壁内脓肿形成时,则有发热、寒颤等全身症状。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由于钡剂可通过裂口进入食管壁内,出现与食管平行的狭长钡影,有人称为“双层食管”。此时给患者饮少量水,如不能冲去食管腔外(壁内的)钡剂,则有助诊断。有壁内血肿或脓肿形成时,钡餐检查可见表面光滑的充盈缺损。食管镜检查可见食管壁部分突出,表面有分泌物。治疗先要查明有无完全性食管穿孔或破裂,一般先采用内科疗法,包括禁食、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抽吸胃液以防止反流。如有大出血、完全性穿孔或脓肿形成,则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