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食品添加剂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shípǐn tiānjiājì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或因防腐、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添加到食品中的无害、可食用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相关链接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颁布于20世纪80年代初,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食品生产技术规范,为保障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合理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食品工业和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以及公众不断增长的饮食健康需要,卫生部先后颁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81、1986、1996、2008年修订版,进一步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范围,比较和吸收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先进成果,提高了适用性和先进性。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范围;不得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按照这一法律条款,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目录以外的物质,哪怕是对人体无害,也是违法行为。 ☚ 食疗 食物链 ☛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色、香、味和食品质量所添加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成人食品中,可以根据我国的卫生标准添加一些添加剂,但在婴幼儿食品中,应严格控制使用,婴幼儿体内的解毒机制、保护机制较差,容易造成大量化学物质的蓄积。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都规定在婴幼儿食品中不得加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中也应尽量限制添加糖精、色素、香精等。特别是在不足12周龄的婴儿食品中,如婴儿配方食品、谷类制品等应完全不含食品添加剂。在儿童食品中,需注意:添加剂对儿童无害(经毒理学鉴定);进入体内不被吸收而容易排出体外;在烹调过程中能消失或破坏;对食品的营养不应有破坏作用。绝不应该为了满足母亲的视觉、嗅觉、味觉而加用对婴幼儿不利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中的发色剂是指亚硝酸钠及硝酸钠,它们的作用是保护肉类的新鲜红色及防腐。在儿童食品中应使这类发色剂降到最低限度,因为亚硝酸盐能干扰正常碘的代谢,还影响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2—3月龄的婴儿摄入亚硝酸盐易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发生缺氧、紫绀。色素加在食品中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食品的色观,婴儿色觉很差,绝无此必要,在较大儿童的食品中,如有需要,可添加天然的色素。糖精作为甜味剂,既无营养,又不能供给热能。糖精的毒性问题,至今尚未有定论,但由于糖精经肾脏排泄,对肾脏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婴儿及儿童食品中不应加入。 ☚ 食品卫生学 空气浴 ☛ 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为改善食品品质与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在产品中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并具有改善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中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依其用途主要有15类,如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甜味剂、着色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块剂、香精单体等。它们虽有助于加工、改良食品品质,但多系化学合成物,有些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故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量。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加工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早在5000年以前,中国就有使用食用色素的记载。现在,世界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已达14000种,其中直接使用的约4000多种,常用的1000种左右。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各国均有不同。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代码(GB 12493—90)的规定,分为酸味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乳化剂、抗氧剂、着色剂、酶制剂、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增稠剂等27类。2000年产量已达180万t,其中味精70万t,柠檬酸34万t,酶制剂25万t,甜味剂15.6万t,酵母10万t,防腐抗氧化剂8万t。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shipin tianjiaji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色、香、味)和食品质量所添加的一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成人食品中,可以根据我国的卫生标准添加一些添加剂,但在婴幼儿食品中,应严格控制使用。婴幼儿体内的解毒机制、保护机制较差,容易造成大量化学物质的蓄积,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都规定在婴幼儿食品中不得加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中也应尽量限制添加糖精、色素、香精等。特别是在不足12周龄的婴儿食品中,如婴儿配方食品、谷类制品等应完全不含食品添加剂。在儿童食品中,所用的添加剂应符合以下要求:添加剂对儿童无害(经毒理学鉴定);进入体内不被吸收而容易排出体外;在烹调过程中能消失或破坏;对食品的营养不应有破坏作用。绝不应该为了满足母亲的视觉、嗅觉、味觉而加用对婴幼儿不利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中的发色剂是指亚硝酸钠及硝酸钠,它的作用是保护肉类的新鲜红色及防腐。在儿童食品中应使这类发色剂降到最低限度,因为亚硝酸盐能干扰正常碘的代谢,还影响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2~3月龄的婴儿摄入亚硝酸盐易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发生缺氧、紫绀。色素加在食品中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食品的色观,婴儿色觉很差,绝无此必要,在较大儿童食品中,如有需要,可添加天然的色素。糖精作为甜味剂,既无营养,又不能供给热能。糖精的毒性问题,至今尚未有定论。但由于糖精经肾脏排泄,对肾脏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婴儿及儿童食品中不应加入糖精。 ☚ 食品的营养强化 母乳喂养 ☛ 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系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藏中加入的某些辅加成分。这些辅加成分可增加食品的感观性状,从而增加食欲,如食品色素等;有的防止食品变质及其他化学变化,可加入防腐剂或抑菌剂;有的为生产过程需要而保持光泽、柔软、硬度等,加入某些成分。食品添加剂必须对人和动物无毒、无害、无副作用,需由食品卫生部门提出由国家政府确定。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过程中加入的少量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目的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及花色品种等。为保证安全卫生,使用时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品种、用量和使用范围。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包括防腐剂、漂白剂、增稠剂、加香剂、抗氧化剂、食用色素、鲜味剂、酸味剂、甜味剂、发色剂、强化剂等。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等过程中,为了防腐、着色或调味等原因而加入于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添加物不具有营养价值,应该对人体无害。要求添加内容、种类和剂量等均应有规定要求标准。过量使用,长期食用也可能有害。如致癌或引起胎儿畸形等。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糖精对身体有无危害尚无一致意见,但应限制使用。每日糖精摄取量每千克不得超过5毫克,病人及幼婴儿不得食用含糖精食品。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有严格的限制要求标准,只允许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等15种左右。随着食品及化学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将会逐渐增多,应着力开发天然资源的添加剂。 ☚ 鉴别食品腐败变质 食品的贮存 ☛ 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少量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目的主要有: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有意识加入食品中的少量合成或天然的化学物质,通常其本身并不作为食品来食用,也不一定具有营养价值。使用它们的目的是: 我国允许使用的其他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 酒中残留量以锰计,不得超过0.002g/kg。 ☚ 食品放射性核素污染 食品防腐剂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