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食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食厥

病证名。厥证之一。指暴饮暴食所致昏厥的病证。《赤水玄珠·厥证门》:“有人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恼怒,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者,此食厥也。盖食滞胸中,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故生此症。若误作中风而用祛风散气之剂,则胃气重伤,死可立待。宜煎姜盐汤探吐其食,后以平胃散茯苓、白术、麦芽、半夏之类调理;若有风寒尚在者,以藿香正气散解之;气滞不行者,以八味顺气散调之。”《明医杂著·风门》: “食厥者,过于饮食,胃气不能运行,故昏冒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参见厥证、酒厥等条。

食厥

厥证的一种。暴饮暴食之后突然昏厥的病证。表现为昏厥不醒,气息窒塞,脘腹胀满。因食滞中脘,胃气不降,气逆于上,清窍闭塞所致。见《明医杂著·风门》。

食厥shíjué

厥证之一。见《明医杂著·风门》。因暴饮暴食所致的昏厥证。症见进食过多后昏厥不省, 气息窒塞, 脘腹胀满, 脉滑实等。治以和中消导为主。若昏厥在食后不久, 应先以盐汤或姜汤探吐, 继用保和丸、加味平胃散( 《证治汇补》: 苍术、厚朴、陈皮、木香、檀香、乌药、砂仁、甘草) 等。参见厥证条。

食厥

食厥

食厥指因暴饮暴食所致的厥证。临床特点如《医方集解》所说的痛连胸膈,痞闷不通,手足逆冷,尺脉全无者,而见忽然厥逆,口不能言,肢不能举,其病由中食引起,故称食厥。食厥病名见《明医杂著》。
食厥多由暴饮暴食之后,食滞阻于中焦,胃气闭塞,偶感外邪或郁怒触动,气逆上壅,以致阴阳痞塞,升降失常。《苍生司命》:“食厥必因饮食而起,痰裹食物,妨碍升降,关格不通。” 《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又如食厥者,醉饱后感风寒,或着恼,而饮食填塞,胃气不行,变为异常急猝之症。”
食厥症见突然昏厥,气息窒塞,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脉象滑实。食厥的治疗,《苍生司命》认为“急用吐法,食出乃苏,随进顺气消导药。” 《医宗必读·食中》取姜、盐煎汤探吐。然后再用消食化滞,顺气和胃之法,可选保和丸、神术散。前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以消食; 半夏、陈皮以降逆。后方用苍术、厚朴以化湿宽胸; 藿香、砂仁以芳香化浊。如见脾虚不运证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酒厥,《景岳全书·厥逆》:“酒厥之证。即经所云热厥之属也,又经云酒风者亦此类也,凡纵饮无节之人多有此病。……轻者犹自如人,重者卒尔运倒,忽然昏愦,或躁烦,或不语,或痰涎如涌,或气喘发热,或咳嗽,或吐血,但察其大便干燥,脉实,喜冷者,此湿热上壅之证。” 表现为酒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战栗,肢冷,脉沉或弦滑,苔腻。治宜理气宽中,和胃解醒。方用葛花解酲汤。方中陈皮、青皮、神曲等以理气化滞;葛花、砂仁、豆蔻等以化浊醒酒。湿热偏盛者,用抽薪饮。方用黄芩、栀子、黄柏、木通、泽泻清利酒湿;石斛养胃阴;枳壳理气滞;甘草和胃气。若见湿热伤阴证者,可用金水六君煎。

☚ 血厥   痰厥 ☛

食厥shí jué

crapulent syncop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