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shí zhī wú ròu,qì zhī yǒu wèi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吃起来又没有肉,扔掉它又还有点滋味。比喻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 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三国演义》七二: 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 鸡肋者,~。今进不能取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三分事略》下: 杨修言:“昨日早饭能见丞相尝鸡肋,言~,此乃丞相班军。” ◉【食则无肉,弃则有味】《龙会兰池全录》: 世隆叹曰:“古人谓鸡肋,~,正予今日事矣。” ◉【弃之不甘,食之无味】《荡寇志》九五: 只是我与陈希真相持,胜败未分,~,势难兼顾,如何方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