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袁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袁昶1846—1900浙江桐庐人 袁昶1846—1900清末官员。原名振蟾,字重黎,一字爽秋,浙江桐庐人。光绪进士。任户部主事。后充总理衙门章京九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春随吏部尚书锡珍等,至天津参加中法《天津条约》的谈判。1894年任安徽宁池太广道,多所兴革,督修藏湖江堤,在中江书院建尊经阁。1898年擢江宁布政使。同年向清廷上书,提出练兵、理财、开矿、改官制、兴学校、办洋务等建议,引起光绪帝重视。9月,以三品京堂在总理衙门行走。次年授太常寺卿,又上疏请整理厘金。1900年与许景澄等主张镇压义和团,反对与列强宣战,被慈禧太后下令处死。曾辑农桑、兵、医、舆地等诸书为《渐西村人集》, 另有《于湖文录》,未刊稿有《袁昶日记》等。 袁昶 袁昶1846—1900原名振蟾,改名昶,字爽秋,又字重黎,别号芳郭钝叟、钝椎、渐西村人。浙江桐庐人。清穆宗同治六年(1867)中举后,从刘熙载读,肄业于上海龙门书院。同治八年,应聘为杭州书院总校。同治十三年,纳栗为中书舍人。德宗光绪二年(1876),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光绪九年,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十五年,记名御史。尝采录时人关于取法泰西之论述积数十册,题曰《筹洋丛牍》。光绪十八年,出任徽宁池太广道,卓有政绩。光绪二十四年,诏地方官筹议练兵筹饷方策,乃条陈时政、综论全局上奏,深受德宗赏识,授江宁布政使,调直隶布政使,未几内召,以三品京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次年,补光禄寺卿,转太常寺卿。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起,上《上庆亲王请急剿拳匪书》,主张镇压。八国联军攻陷大沽,清廷下令围攻各国驻华使馆,对外宣战,与许景澄上书反对,被杀。后追谥忠节。昶博学多识,通内典,重气节,笃实践。工诗,被视为近代宋诗派的代表诗人,与沈曾植同被视为后期浙派魁首。张之洞称之为“双井”(黄庭坚)半山(王安石)君一手”(《过芜湖吊袁沤簃》)。陈衍称其诗“根柢鲍、谢,而用句遣词力求僻涩,则纯于祧唐抱宋者”(《近代诗钞》)。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评曰:“平生博极群书,出入仙释。其诗意新味古,兀傲自喜,殆如其人。”诸祖耿曰:“间尝读清季诸贤之诗,内籀者莫工于渐西,外籀者莫侈于人境。人境不免乎粗放,而渐西微嫌其细碎,然二子没而嗣音又绝。”(《天放楼诗续集序》)著有《渐西村人初集》十卷、《安般簃诗》十卷、《于湖小集》一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六六,谭廷献《太常寺卿袁公墓碑》(《续碑传集》卷一七)、章梫《袁昶传》(《碑传集三编》卷九)。 ☚ 樊增祥 黄遵宪 ☛ 袁昶1846—1900清末大臣。字重黎,一字爽秋,浙江桐庐人。光绪进士,任户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后为光禄寺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改太常寺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力主镇压。八国联军攻陷大沽,朝议和战,仅对围攻使馆和对外宣战,忤慈禧太后等。同年七月三日(7月28日)与许景澄等人同时被处死。著有《于湖文录》、《渐西村人集》等。 袁昶1846~1900Yuan Changmodern poet. Works:First Collection of Jianxi Villager,etc. 袁昶1846—1900清末外交官。字爽秋,号重黎。浙江桐庐人。光绪进士。授户部主事,充总理衙门章京,办理外交事务。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放徽宁池广太道。1898年由徐用仪保荐,以三品京堂在总理衙门行走,授光禄寺卿转太常寺卿。1900年义和团兴起,与徐用仪、许景澄等力主镇压,反对与列强宣战。后为西太后所杀。有《渐西村人集》、《安般簃集》、《乱中日记残稿》等。 袁昶1846—1900原名振蟾,字重黎,一字爽秋。清末浙江桐庐人。光绪进士,授户部主事,充总理衙门章京。办理外交多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江宁布政使,旋调直隶(今河北)。未几, 由徐用仪保荐,以三品京堂在总理衙门行走。次年授光禄寺卿转太堂寺卿。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他连上三疏,力主镇压。八国联军攻陷大沽,朝议和战,他与徐用仪、许景澄等反对攻打公使馆和对外宣战,七月初三日(7月28日),与许景澄一同被慈禧太后所杀。著有《于湖文录》、《渐西村人集》;未刊稿有《袁昶日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