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学员心理学选拔
身体和其它条件都合格的报考生不一定都适于学习飞行。通过飞行学员心理学选拔工作,可以从人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性等方面及早淘汰飞行学习能力低下的人,以达到精选飞行学员的目的。这对于提高飞行训练工作的效率,节约训练的人力、物力和保证飞行安全等,显然非常重要。早在1916年,法国就有人试图按“智商”高低选拔飞行学员。稍后又有一些国家分别设计了专门的心理学检查方法用于选拔飞行学员。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还未形成较系统完整的心理学选拔方法。当时飞行训练的技术停飞率竟高达6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都加紧进行军事飞行人员训练工作,此项研究工作的步伐加快。例如,美国陆军航空兵1941年开始组织人力研究,至1942年即用于选拔飞行学员。对报考生先用“陆军航空兵合格检查”进行选拔,合格后再做“飞行人员分类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确定受检报考生的学习专业(驾驶、领航、轰炸、射击等)。“陆军航空兵合格检查”全部系纸笔试验,检查项目有,一般词汇、阅读理解力、判断力、计算能力、机械知识及时事常识等。“飞行人员分类试验”由一般智力、机械知识、知觉、词汇、阅读理解力等十四种纸笔试验和六种心理性运动试验组成。心理性运动试验(或称“精神性运动试验”)的意义在于检查心理品质在随意运动中所表现的特点。1945年美国陆军航空兵研究定型的六种心理性运动试验是: 复杂协调能力试验、鉴别反应时间试验、手指灵活性试验、旋转追踪和注意力分配试验、蹬舵控制试验和双手追踪试验。据报道,自采用上述两类心理学检查后,学员的技术停飞率从60%下降到25~30%。后来很多国家陆续采用或参考此种检查方法选拔本国的飞行学员。据美国近年的统计,陆军航空兵 (1965~1975) 历年飞行学员技术停飞率为23~28%; 海军航空兵(1962~1977)为30%左右。说明到目前为止,其心理学选拔方法的有效性水平仍和四十年代相差不多。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性水平的途径如下:
❶深入研究学习飞行,特别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事飞行人员,所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性。
❷对已知与飞行有关的心理品质及心理特性,需有更加完善的检查方法; 心理运动试验所用检查仪器和方法,也有待改进。
❸飞行学习成绩可作为心理学检查成绩的对照依据,对其测量和评定方法亦应注意改进,以提高准确性。
Fleishman及Ornstein (1930)指出下述六种心理品质为学习飞行所不可缺少:
❶操纵动作的精确性。
❷空间定向能力。
❸肢体运动协调能力。
❹鉴别反应能力。
❺对速度或频率变化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❻运动辨别能力。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飞行有关的心理品质远不止上述六种,而至少有下列十四种。选拔飞行学员时所检查有关心理品质的项目愈完全,预测飞行学习能力的有效性水平就愈高。这些心理品质是:
❶运动技巧的获得速度。
❷反应的自动化能力。
❸动作的耐久力。
❹动作的稳定性。
❺对无关刺激的抗御力。
❻适应能力,即在条件发生变化时的适应性,对心理负荷的耐受性,对情绪干扰的抗御力。
❼运用运动觉和本体觉信息的能力。
❽处理同时呈现的多个信息的能力。
❾预期能力,即根据已有信息出现和变化的规律,预期后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❿短时记忆,其中较重要的是运动觉记忆。(11)注意范围、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12)对时间、速度、事物发展方向等的估计能力。(13)鉴别反应速度。(14)形象化思维,善于将外界事物按其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区别和处理的能力。但在招收飞行学员时,要全面检查所有与飞行有关的心理品质,有一定困难,因此,确定其中何者最为重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在心理学检查仪器的研究和改进方面,发现操作检查的动作愈近似驾驶飞机的动作,就愈能预测一个人的飞行学习能力。因此,近年国外有人主张利用地面飞行练习器作为检查飞行学习能力的仪器。例如,Majesty(1976)曾用GAT-1型通用地面练习器检查飞行学员,并与其飞行学习成绩作对比,发现其有效性水平比目前其他心理学检查仪器都高。
但飞行学习能力除与心理品质有关外,心理特性(个性倾向性、性格)和思想意识也对其有直接影响,而目前对这些因素仍只能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在招生时,报考生渴望录取,对于有些问题未能据实回答,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因此,近年英国和加拿大空军等主张在确定飞行学员为合格之前,先将一些医学和心理学检查初步合格的学员组织起来过几天野营生活,派若干名领队和心理学工作人员参加,观察每一名报考生在共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和个性倾向性特点、组织计划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考察其是否适合担任飞行工作,再决定录取。
据Brown和Trites报道,飞行学员正式进入航空学校之前应先经过轻型飞机带飞十次,由飞行教员在带飞中进行观察,作出是否有飞行前途的预测评语。这种预测的有效性水平比近年美国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检查飞行学员的两套心理学检查方法为高。
国外还有人根据招收飞行学员时的心理学检查成绩预测受检学员以后在飞行训练中的技术水平。结果表明,这种心理学检查成绩只与初级飞行训练成绩有一定相关,而同以后的高级飞行训练成绩之间并无相关关系。因为招收飞行学员时检查的只是一些与学习飞行有关的基本心理品质,并非与飞行有关的一切心理品质,而与高级飞行训练有关的因素,除学习飞行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之外,还有学员对飞行的事业心、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敢精神等,这些对以后的飞行学习成绩都可能有一定影响。
我国航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过分三个阶段预测飞行学习能力的心理学选拔工作。第一阶段,随同选拔飞行学员体检用“五项纸笔试验”(包括连续加法、地标识别、图形记忆、注意广度、视觉鉴别)进行集体检查,淘汰显然不适合学习飞行的报考生。第二阶段,在航空预备学校进行仪器检查,并结合预校和航校理论学习阶段各方面表现预测其学习飞行的能力。第三阶段在航校进行,在地面飞行准备和最初的带飞中实际观察学员学习飞行的能力。通过各阶段逐级淘汰达到精选飞行学员目的。

初级训练成绩百分比
441名学员五项纸笔检查成绩与初级飞行训练成绩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