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風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檐椽部 > 風鐸 > 風珮 風珮 fēngpèi 亦稱“風筝”。以竹、玉或金屬刻爲龍、馬諸形,懸於檐下,占風而響,故名。相傳隋煬帝后喜臨池觀竹,竹枯,后每思其響,夜不能寐。帝命作玉龍片懸於檐下,因風相擊而發聲,與竹無異,民隨效之,此即風珮之類。唐·駱賓王《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露金薰菊岸,風珮摇蘭板。”唐·李白《登瓦官閣》詩:“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筝。”宋·陸游《枕上》詩:“商略明朝當少霽,南檐風珮已鏘然。”參閱唐·馮贄《烟花記·響玉》、清·顧張思《土風録·鐵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