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颜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颜回前521—前490

孔子得意门生。一作颜渊。名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以德行见称,最为孔子喜爱。孔子赞其优点是: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个人修养极好,“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悉心追求“仁”,“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二十九岁时头发皆白,三十二岁死。孔子十分痛惜其早逝,说:“不幸短命死矣。”“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后代封建统治者尊他为“复圣”。

颜回

颜渊,字子渊,号颜回,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周景王贵二十四年生,周敬王匄三十九年卒。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学生,以其道德、信念和品格,被看作孔门弟子的楷模,并被封建统治者尊崇为“复圣”。以好学著称,体现了儒家的好学精神。

颜回

颜回

班固《幽通赋》云:“欥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欥,同聿,句首语助词。此言中和之道差不多会免除祸患,但颜回与冉耕都以疾病而早逝,不得善报。颜回,春秋时鲁国人。姓颜,名回,字子渊(前521—前490年)。孔子弟子,为人不迁怒,不贰过,以德行称,好学,“闻一知十”。其安贫乐道思想为庄子学派所发展。

☚ 褒姒   颜伦 ☛

颜回

借指乐道安贫的贤士。唐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 “颜回捧俎豆,项羽横戈矛。祥云绕毛发,高浪开咽喉。”
○ 回夭折

颜回yán huí

〖名词〗
颜回(前521年—490年),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学生(1)。《送天台陈庭学序》: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然而,我听说古代的贤人,如颜回、原宪,都是一年到头坐守在那简陋的屋子里。

颜回前521—前490

春秋末期道德学家。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子”。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鲁国(今山东曲阜)人。颖悟好学,同门子贡曾称他“闻一而知十”。孔子赞他好学不重犯过失,对鲁哀公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经常听侍于孔子,孔子称许他“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安贫而道,行仁不倦,孔子谓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先进》)。孔颜师弟子的安贫乐道,被后世儒者推崇为“孔颜之乐”。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早逝。在道德思想上对孔学大加褒扬,曾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论语·子罕》)。主张行仁息人,他说:“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因重仁行而著名于孔门,孔子称他“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先进》)。战国时儒家分化为诸派,有“颜氏之儒”。封建统治者封为“复圣”。

颜回

颜回前521—前490

孔子弟子,七十子之一。姓颜,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生活贫苦,勤奋好学,力求上进。孔子称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又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同上);“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对于“仁”德的修养,颜回最高:“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颜回严格依顺“仁”与“礼”的要求而身体力行。对于孔子之道,颜回理解至深,亦极其敬重:“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脩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史记·孔子世家》)道之不行,罪在诸侯。其道之宏大,则“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颜回对孔子视之若父,称言:“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孔子对颜回亦引为唯一的同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颜回死,孔子失声恸哭,大喊:“天丧予!”(《论语·先进》)由于颜回极深地理解并履践孔子的思想学说,故被后人推居“七十子”之首,尊之为儒家之“复圣”。

☚ 樊须   颜高 ☛

颜回前521—前490

春秋时儒者。字子渊、渊。鲁国人。孔丘弟子。天资聪睿, 贫而好学。以德行著称。孔丘称他“不迁怒, 不贰过”, “贫居陋巷,箪食瓢饮 而不改其乐”;并说他“其心三月不违仁”。三十二岁死,孔丘极悲恸。后世儒家尊为“复圣”。

颜回

孔子得意门生。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人。家贫,好学,尤重德性的修养。志向近于孔子。早卒,孔子十分悲伤。曾说: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后世尊为“复圣”。(参考图115、1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