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题潼关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题潼关楼

 

(唐)崔颢


 客行逢雨霁①,歇马上津楼②。
 山势雄三辅③,关门扼九州④。
 川从陕路去⑤,河绕华阴流⑥。
 向晓登临处⑦,风烟万里愁。


 【题解】
 东汉在今潼关县设潼关,唐置潼津县,明为潼关卫,清改潼关厅。地处晋、陕、豫三省要冲,为历代军事要地。在今县城东3公里的禁沟两岸,自唐迄明清,为了潼关的安全,夯筑了方形土台12座,即著名的“潼关十二连城”,是防御性的军事堡垒。潼关、萧关、大散关、武关,古称秦之四塞。此诗描述了潼关的山川雄势及周围环境。
 【作者】
 崔颢,唐代诗人,生平见前山西《雁门胡人歌》诗。
 【注释】
 ①霁:雪雨停止天放晴。②津:要津。因潼关地处津要, “津楼”即指潼关楼。③三辅:汉景帝二年(前155),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同治长安城中,所辖皆京畿之地,合称“三辅”,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右内史和主爵中卫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西安附近地区,后人遂称这一带为“三辅”。④扼:守,控制的意思。⑤川:黄河。陕路:即古陕陌,汉称陕县,今属河南,在黄河南岸三门峡附近。⑥河:渭河。华阴:华阴县,以位于华山之阴而得名,在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此指华山以北地区。⑦向晓:即向明,天将亮。
题潼关楼

题潼关楼

唐崔颢的五言律诗: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潼关,唐时所设关,故址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地当*黄河、*渭水会合处,形势险要,为东都通向关中的咽喉。三辅,西汉在长安及其附近划分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政区的合称。后世也以之称关中地区。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后泛指全国。陕路,陕县,在今河南省。华阴,华山之北。诗中写潼关的形势,颇为得体。

☚ 天马歌   行经华山 ☛
题潼关楼

题潼关楼

唐崔颢的五言律诗: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潼关,唐时所设关,故址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地当*黄河、*渭水会合处,形势险要,为东都通向关中的咽喉。三辅,西汉在长安及其附近划分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政区的合称。后世也以之称关中地区。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后泛指全国。陕路,陕县,在今河南省。华阴,华山之北。诗中写潼关的形势,颇为得体。

☚ 天马歌   行经华山 ☛
000061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