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福楼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福楼拜

法国作家。生于1821年12月12日,1880年5月8日去世。先学法律后转文学。一生陪伴母亲过着埋头创作的独身生活。父亲的遗产使他能专心写作,有时间逐字逐句地认真推敲,实现“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以精确、简练反映当时法国现实社会的作品闻名世界。35岁时,第1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震动全国。1869年历史写实小说《情感教育》发表,10年后获得声誉。三种不同格调、题材的《三故事》成功地体现了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福楼拜

福楼拜1821—1880Fuloubai,Gustave Flaubert

法国作家。出生于鲁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他的幼年时代在医院里度过,这样的环境培养了他的实验主义倾向,使他注意对事物作细致的观察。青年时代曾到巴黎学法律,1843年又因病中断学习。父亲死后,他和哥哥平分了田产,陪母亲居住在鲁昂郊区的克鲁瓦塞, 一直到他母亲和他本人去世。福楼拜终生过着独身生活,曾指导过晚辈作家莫泊桑。他得到的遗产使他得以从事安定的写作,除埋头笔耕外,他很少与外界往来。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如二月革命、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第三共和国等,但这些事件对他的创作影响并不大。在艺术观方面,他曾指出,艺术所追求的只应当是美学上的完满的表现,艺术可以置道德、政治上的考虑于不顾。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使他一味沉浸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之中。他认为艺术不是教诲,美丑都要描述,这样才公正、科学。他重视观察分析,潜心收集与写作有关的资料。1856年他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他用了将近5年时间推敲每一个字句。小说一问世就遭到官方的控告,认为他诽谤宗教、败坏道德。诉诸法庭的结果,福楼拜被宣告无罪。这部作品受到读者、评论家的普遍赞扬,给作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包法利夫人的形象。包法利夫人本是个农村少女,在修道院受了和自己的出身完全不相符的贵族式教育与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后来她嫁给乡村庸医包法利。周围的环境使她每况愈下, 一步步堕落下去,终于在高利贷的压榨与人情世故的冷落下自尽。小说详尽的心理分析,绝妙的世态描绘和人物介绍,使它具有了极强的艺术魅力,开现代小说之先河。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曾把这部小说译成英文。
5年之后,福楼拜发表了另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萨朗波》(1862)。作者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2000年前迦太基的内战历史。不久他就改变题材,创作了和1848年二月革命相关的长篇小说《情感教育》(1869)。小说描写的是一个软面团似的什么都不能自主的年轻人的故事。10年之后此作才受到公众的称赞,但书中对工人运动、对当权者的血腥镇压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也没对福楼拜的创作产生影响,这一年他第三次修改《圣安东的诱惑》,经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和其他友人的催促,他决定于1872年发表。此后他又创作了3个格调和题材都不相同的、探索人生价值的短篇,以《三故事》(1877)为名发表。三个故事包括《圣·于连的传说》、《一颗简单的心》、《希罗狄亚》。其中《一颗简单的心》是他的短篇小说的杰作。高尔基曾大为赞赏此作,在《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福楼拜一生的创作数量不多,他的近乎隐居的生活使他得以花相当多的时间细细推敲每一部作品。他尊重事实,注重观察,严格选择词汇,强调“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观影响和启迪了后来的作家,并为19世纪后期的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开辟了道路。

☚ 莫里哀   左拉 ☛
福楼拜

福楼拜1821—1880Fuloubai

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在法国卢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幼年在医院中度过,医院的环境培养了他日后注意对事物的缜密观察和实验主义倾向。他从小喜爱文学,10岁时就和同伴们在家里排演自己写的悲剧,中学时倾心于浪漫主义作品,并从事文学习作。35岁时,发表了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作品刚出版,帝国法庭就向他提出诉讼,认为他诽谤宗教、败坏道德,但这部小说受到评论家和读者普遍赞美,官方控告失败,福楼拜顿时成为文学巨人。《包法利夫人》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是继巴尔扎克之后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农村少女爱玛一步步堕落成淫妇,在高利贷的压榨与人情世故的冷落下终于自杀的悲剧,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状况,通过爱玛的沉沦鞭挞丑恶、鄙俗的社会现实。小说虽然只写了一个局限在狭小天地里的外省故事,却描绘出典型环境,塑造了典型人物,他把他倡导的小说写作应当像科学家做实验那样实事求是,必须像一个医生和自然主义者一样细心观察、研究事物,“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付诸他的实践。他的小说故事完整,结构严密,描写准确、细腻,尽管他避免在小说中表示自己的意见,然而他对女主人公的同情和讽刺,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部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被左拉称作是“新的艺术法典”。福楼拜的重要作品还有《萨朗波》、《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等。他强调小说创作定要有优美的文笔,他为表现每一个形象、每一种感受,准确无误地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常常反复推敲,他要求自己在词章、结构、意境乃至音韵上,尽可能地达到精确、完美、炉火纯青。因此他随手写下的书信,也被现代评论家看成杰作,认为他“是检验文笔优劣的权威试金石”。他的严格的现实主义精神、关于文学创作要用科学方法的理论和精湛的艺术风格,被19世纪末作家所师承。他以科学精神进入他所观察的资本主义社会,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作家这样高度自觉地要求过自己。福楼拜晚年培养了莫泊桑,左拉、都德也尊他为师,并直接受其影响。

☚ 鲍狄埃   左拉 ☛
福楼拜

福楼拜1821~1880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医生家庭,早年攻读法律,后因病辍学。1845年父亲去世后,迁至卢昂近郊其父遗留的一所别墅居住,专事文学创作。
185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包法利夫人》,顿时成为文学巨人。作品详尽的心理分析,美不胜收的世态描绘,以及“外省风俗”和人物的介绍,使之显得独具一格,并给作者带来极大的声誉。小说通过描写法国内地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爱玛悲剧的一生,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受到 “有伤风化”的控告。此后,他转向历史题材写作,写有历史小说 《萨朗宝》。不久他改变题材,又用了5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情感教育》,通过 一个终日沉迷于卑微庸俗幻想之中的中产阶级青年的生活历程,着重描写了1848年二月革命前后的政治事件。1874年,他发表了修改三次的小说《圣·安东的诱惑》。这是一部以宗教传说为题材的作品,描绘了中世纪埃及的一个圣者如何克服种种诱惑的故事。1877年出版的《三故事集》是他最后成功的作品,其中 《纯朴的心》是他的短篇杰作,小说通过一个厨娘平凡而感人的一生,给人们呈现出一幅外省农村的风俗画。

福楼拜像


福楼拜一生创作态度严谨,注重调查研究和缜密的观察,十分讲究结构安排和语言修辞的美感。他强调“人生虚无,艺术才是一切”的艺术至上主义和“客观而无动于衷” 的创作原则。他的这些努力,使他的小说创作在细节的真实上,具有最严格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作家如莫泊桑、左拉和都德等都有较大影响。
☚ 波德莱尔   儒勒·凡尔纳 ☛

福楼拜1821—1880Gustave Flaubert

法国作家。生于医生家庭。10几岁就开始创作小说和剧本。19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写成《包法利夫人》,《萨朗波》和《情感教育》3部长篇小说,轰动法国文坛。其作品无情地揭露现实;强调时代和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作用,注重细节的精确,结构的严谨、语言的锤炼。在理论上倡导“艺术至上”,号召作家“钻入象牙之塔”,追求抽象美。其创作上承斯汤达,巴尔扎克的传统,下开19世纪法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的先河。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创作也有很大影响。

福楼拜

福楼拜

福楼拜 (1821—1880),法国作家,出身医生家庭。青年时代学过法律,因病辍学。曾师巴尔扎克,教导过莫泊桑,终生独身。很早时便开始写作,早期作品浪漫主义色彩较浓。
1856年福楼拜出版了他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即他的代表作 《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爱玛浪漫主义幻想和严酷的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导致她爱情悲剧的描写,无情地揭露了法国外省上至贵族,下至市侩、高利贷者的丑恶嘴脸,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爱玛和药剂师郝麦的形象。由于小说严肃地批判现实,致使这部小说出版后作者受到了统治者的控告。1862年,福楼拜发表历史考古小说 《萨朗波》。7年后,出版另一部作品 《情感教育》。这部小说通过一个青年的情感生活,谴责了社会对青年人造成的不良影响。1874年,福楼拜发表了早已动笔创作 《圣安东的诱惑》,此外,还有作品 《三故事》 等。福楼拜创作态度极为严谨,对小说的艺术形式及文字常常反复推敲。在文学创作观上追求为艺术而艺术的完美境界。对现代西方作家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 吴邦雅   马克·吐温 ☛
福楼拜

福楼拜1821~1880

法国作家。生于卢昂一医生家庭。中学时开始创作小说和剧本。因病于巴黎法学院辍学后,回到故乡专事写作。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1857),描述一爱慕虚荣的农家女儿在社会风气败坏的环境中逐渐堕落以至毁灭的悲剧,不加粉饰地揭示了她的婚姻、姘居生活,以及周围灰暗自私的小市民社会,细腻地剖析了她的的内心世界,为作家赢得了世界声誉。另一长篇小说《情感教育》 (1869)描写外省青年莫洛的爱情追求及与巴黎资产阶级生活的冲突,塑造了一个现代西方社会多余人的典型,是七月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风俗画卷。其他作品还有描写古代历史题材的《萨朗宝》、反映其哲学思想的《圣安东的诱惑》、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布瓦尔和佩居榭》,以及与乔治·桑发生文学论争后写成的《三故事》。后集中的第二篇《淳朴的心》为其短篇小说的杰作。他强调小说的客观性、真实性,要求语言精确和富于音乐美,追求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对于19世纪后期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 波德莱尔   左拉 ☛
福楼拜

福楼拜1821—1880Flaubert,Gustare

法国作家。生在鲁昂市,是外科医生的儿子。中学毕业后去巴黎学法律。在巴黎结识雨果后,便弃法学文。父亲去世后因母亲要求,于1846年返回鲁昂,致力于写作。福楼拜终生过独身生活,曾精心指导过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写作。30、40年代他创作的《狂人笔记》和《十一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忧郁情调。1856年至1869年,他相继发表了《包法利夫人》、《萨朗波》和《情感教育》3部长篇小说,轰动了法国文坛。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写主人公爱玛是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她被送进了修道院寄宿学校受教育,沉浸在放荡的恋爱小说中寻找欢乐。她着迷之后,幻想自己是书中的女主人公,一心巴望离开修道院寻找一个充满诗意的情人,结果与一位平庸的包法利医生结了婚。但他们生活得不幸福,爱玛一心向往浮华的上流社会,便和当地的一个小地主私通,后来又同一个律师的秘书发生关系,最后负债累累,服毒自尽。小说尖刻地讽刺了包法利夫人的浪漫主义幻想,同时又无情地揭露了法国外省贵族、地主、市侩、高利贷者的丑恶面貌。作者采用对照和反衬的手法,使美好的理想与丑恶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部小说问世后,作者遭到法院的传讯,罪名是“亵渎宗教和伤风败俗”。福楼拜作为小说家,他反复推敲作品的结构、意境、词句,重视形式的完美和科学的精神。

☚ 波德莱尔   都德 ☛
000009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