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cervica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系沿颈椎后纵韧带的分布有不同程度的骨化组织。可能与慢性劳损有关。好发于中年以上男性,临床多表现为上肢感觉、运动障碍,甚至肌萎缩,握力减弱,不能做精细动作,腱反射亢进,有时伴有排尿障碍及性功能低下等。X线片可见节段状骨化阴影。以药物治疗为主,若有脊髓病变不恢复者可手术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引起颈椎管狭窄,导致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日本东京大学整形外科统计20岁以上成人4353例颈椎X线片,发现84例患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发病率为1.7%。由于日本人的发病率高,曾被称为日本人病。此后Terayama定名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简称OPLL)。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曾对3694例颈椎病病人的X线片作了分析和观察,发现OPLL20例,发病率为0.54%。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类型 1. 连续型 2. 间断型 3.混合型 4. 孤立型 ![]() 颈椎椎管狭窄率的测量 左图:矢状面狭窄率的百分比为O/L×100 右图:横断面狭窄率的百分比为O/T×100 椎管狭窄率的测定对诊断与治疗有一定意义。测量方法分两种: 颈椎椎管矢状面狭窄率的测量,系将颈椎侧位X线片进行测定,其公式为: ![]() ![]() 两种测量之一的狭窄率若小于30%,无脊髓受压迫或轻微压迫症状;大于40%则受压明显为手术的指征。 自腰椎注入碘油造影剂(如myodil)作脊髓造影,头低位俯卧在电视屏下观察,因OPLL下的椎间盘容易发生变性及突出,故油柱多在无骨化之下颈椎间隙部呈不全或完全性梗阻,仰卧位时则沿骨化区两侧通过。这一现象说明本病不但引起椎管狭窄可能导致脊髓病变,而且由于上颈段的后纵韧带骨化有固定作用,使下颈段椎间盘的代偿活动增加,诱发椎间盘突出,成为脊髓型颈椎病,因之在治疗时宜特别注意。 治疗按症状轻重而分: 症状轻,伴有或无病理反射,椎管狭窄率小于30%,碘油造影油柱能缓慢或较顺利地通过骨化区者,治疗以药物为主。可用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药,以及活血化淤为主的中药治疗;若以椎管狭窄为主引起脊髓病变者,则采用广范围的椎板切除减压术;若以下颈椎脊髓型颈椎病为主,则宜采用前路病变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术。术后用石膏围领保护12周。 ☚ 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