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shuǐ diàn zhàn利用水力发电的机构。1950年1月《中国工业》新1卷第9期:“在建筑德涅泊尔水电站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制造厂的时候,工人们打破了全世界的劳动生产率记录。”1960年杨石《山颂》:“当时也常被造化之工所感动,被大自然之美和丰富蕴藏所吸引,设想着有朝一日在那里搞一个垦殖场,在那里建一个水电站,在那里辟一个疗养区。” 水电站shuǐ diàn zhànгидроэлектрост нция水电站hydroelectric station,water-power station水力发电站的简称。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修建的建筑物和发电设备的综合体。按获得水头的方式分为3种: ❶坝式水电站。主要靠闸坝抬高水位获得水头; ❷引水式水电站。主要靠引水建筑物集中落差; ❸混合式水电站。靠坝和引水建筑物共同集中落差。按获得流量的方式分为蓄水式水电站和径流式水电站两种。按装机容量大小分为大型(装机容量大于25万kW)、中型(2.5~25万kW)和小型(小于2.5万kW)3种。除上述水电站外,还有抽水蓄能水电站和潮汐电站。 水电站利用水流所蕴藏的能量生产电能的工厂。1878年法国人建成世界上第1座水电站。发达国家的可用水电资源在20世纪60年代已基本开发完。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的设计装机容量为1260万kW(机组容量70万kW)。中国于1907年动工兴建了石龙坝水电站,装机容量600kW。20世纪80年代,中国最大的水电站为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kW,到2003年三峡水电机组投产前,中国已建成的最大的水电站为二滩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30万kW。 水电站亦称“水力发电站”,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电站。 水电站 水电站水电站是水力发电站的简称,一个利用水能生产电能的企业。为了把河流中的水能转化成电能输送出去,需要在水电站上建造各种水工建筑物和装置各种机电设备。因此,水电站又是各种建筑物和设备综合体。根据水能开发利用方式和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水电站可分为径流式水电站、蓄水式水电站、抽水蓄能式水电站。按照集中落差的方法,又可分为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三种不同类型。水力发电具有不用燃料,不污染环境,机电设备制造简单,操作灵活,电力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发电水工建筑物一般可与防洪、灌溉、给水、航运、养鱼等事业结合,达到水利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但是水电站有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等缺点。 堤坝式水电站是现代水电站修建技术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指在河道中建造挡水坝,抬高上游水位,集中落差的水电站。拦河筑坝,坝前壅水,在坝址处就形成集中落差——坝上、下游水位高差; 同时坝前形成水库。堤坝式水电站的一般特点是: 水头不能太高,引用流量可以很大,水量利用程序比较充分,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电站装机容量较大。但是这种电站的工程量和投资较大,工期较长,还会造成水库淹没损失。宜于建在河流中、下游比降较平缓、流量较大,有建库条件的河段上。 引水式水电站是借助人工引水建筑物(隧洞、渠道、水管等) 集中落差的水电站。当集中落差的引水道为明渠无压隧洞等引水建筑物时,叫做无压引水道式水电站; 当压力隧洞和管道等有压引水建筑物时,叫做有压引水道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的一般特点是: 水头相对较高,引用流量较小,水量利用率较低,电站规模相对较小; 但这种电站的工程较小,工期较短,单位工程造价较低,不致造成淹没损失。宜于建在河道坡降较陡,流量较小的河段上。 混合式水电站是用坝和引水道共同集中落差的一种水电站。这种水电站具有堤坝式电站和引水式电站的共同优点,适宜修建在河段上部有筑坝建库条件,而下部河道坡降较陡,或有急滩或河湾的河段上。 抽水蓄能电站又叫蓄能式水电站,是利用水体作为蓄能介质的一种水电站。电站建筑物中设有一定高差的上下两个水池,厂房内装有可逆发电机组。当电力系统负荷下降有剩余电能时,蓄能水电站投入工作,将下水池中的水抽送到上水池贮蓄起来,这是蓄能过程。当负荷增长超过火电电力时,蓄能水电站投入工作,利用上水池的蓄能水体发电,以补火电的不足,这是放水发电过程。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中承担变化负荷而让火电机组均匀工作,以改善供电质量,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径流式水电站是无水库调节流量而按天然来水工作的一种水电站。优点是坝低,库容小,淹没少,工期短,见效快,发电设备利用率高。缺点是调节性能差,水力资源利用率较低。在地形、地质、淹没等条件不允许建高坝的河段上,可建径流式水电站。在能利用上级电站水库的调节效果获得比较均匀的来水情况下,更为有利。 蓄水式水电站指有库蓄水进行径流调节的一种水电站。其特点是: 电站的作用和效益大,单位工程造价低,水力资源利用较充分; 但由于需建高坝、大水库,所以工程量和总投资较大,工期较长,淹没损失较大。蓄水式水电站的建造应与河流的洪水控制、蓄水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一并考虑。 ☚ 地热能 水力能 ☛ 000046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