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预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预言

预言

天蓝著。1944年5月桂林南天出版社初版。七月诗丛之一。收《预言》、《队长骑马去了》等诗7首。

☚ 红灯   竹雨集 ☛

预言

预言

何其芳著。1945年2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文季丛书之十九。收《预言》、《休洗红》、《岁暮怀人》等诗34首。

☚ 前进!中国兵   火雾 ☛

预言

预言

何其芳作。1931年秋作。收于1936年商务印书馆版3人诗合集《汉园集》,后编入1945年2月文化生活出版社版个人诗集《预言》。这首诗是何其芳走向诗坛的新开端的标志。它热烈歌唱青年时代的爱情和梦想,塑造了一个美丽年轻的爱神。诗里的那种“幼稚的欢欣,幼稚的苦闷”,反映出三十年代知识青年的内心追求,和走向进步的艰难历程。在诗的开头,写“我”如痴似醉地等待“年轻的神”的来临,她将带来爱情的信息。接着写这位温馨柔媚的爱神诉说衷肠,恳切地挽留与告诫,要为她“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还表示愿意共赴前程。然而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她象微风流水般地飘走了,永远“失去了你骄傲的足音”。这神的形象就是精神苦闷的象征,所以她什么也没有“预言”,正表明作者那时逃避现实,只想在回忆与幻梦中求索,憧憬一种虚无飘缈的理想境界。本诗共6节,写了“我”对心目中的爱神的渴求、期待、倾诉、依恋、向往与失望,全诗流贯着婉转起伏的感情波澜。它从“我”的感受角度把“年轻的神”烘托出来,比正面描述更加有力与别致。何其芳的诗歌写得很精致,词藻华丽,常用隐喻与象征,创造出迷离恍惚的艺术气氛,刘西谓(李健吾)评论《汉园集》就看到这种鲜明的艺术个性,说“何其芳先生要的是颜色、凸凹、深致、隽美”。

☚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老马 ☛

《预言》

《预言》

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 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蛇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一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 年轻的神?



【赏析】 写这首诗时,诗人只有19岁,正是多梦时节。他远离家乡到北京求学,住在一个破旧的会馆里,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预言》便是这梦幻世界中的一片七彩的光影。

诗人在这里叙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诗的触角伸向少女的心灵,通过咏叹调般的独白,极有层次地将少女心中深处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以及失望后的哀怒悲伤等种种复杂的感情细腻地表现了出来,塑造了一个可爱纯真而痴情的少女形象。她是那样多情执着,为了心中的爱,她倾注了全部的激情,先以温婉的歌声诉说自己的一片衷情;然后用殷勤的款待、苦苦的恳求和劝阻来挽留对方;最后大胆地表白与子偕行的决心。但这一切都不能使那“年轻的神”停住脚步,他似乎另有所求,踌躇片刻便悄然离去。少女的心破碎了,陷入无尽的哀怨和惆怅之中。这首诗倾注了年青诗人对爱情的全部真实的感受,犹如一曲深沉的歌,唱出如梦的青春的忧伤。

这首诗更具象征意义。那悄然来去的脚步声,那默默无语年青的神,那轻轻飘去的黄昏的风……,透过这一系列闪光的意象,让我们去寻找蕴藏在其中的诗魂。有人说这诗象征着诗人自强不息、前进不已的决心;有人说它暗示着外部现实世界对诗人内心的蛊惑;有人说它表现了难以捉摸的爱的哲理;有人说它好像无从把握、不可猜测的命运;还有人说它只是表达了诗人某种情绪或颖悟。由于意象的不确定性,这首诗形成了一种扑朔迷离、飘渺朦胧的效果,涂上了一层象征主义的神秘色彩。这一手法的运用是与当时诗人迷醉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分不开的。

这首诗的语言也极有特色。首先诗人注意用声、光、色的调配来传达诗歌内在的感情。诗歌一开始“先声夺人”,从咚咚的心跳声、夜的叹息似的脚步声,到林叶和夜风的私语、细碎的蹄声,以及银铃的歌声,这种种声音微妙地反映了少女心灵的悸动。然后诗人再描绘光与色:诗中出现昏暗的夜色、密叶里漏下的点点星光、还有在想象中耀眼的日光、皎洁的夜色、翠绿的杨树、“沉郁又高扬”的火光、夜的浓黑、眼睛的亮光。这些光与色交织变幻,取得了极好的美学效果。同时诗人用词也很考究。例如他不说“温存的手”、“漆黑的夜”,而说“手的温存”、“夜的漆黑”,这不是语句的倒装,而是特殊的修辞用法。用热情所烧灼“手”来形容抽象的“温柔”,使这给予对方的柔情变得具体可感;用人们熟悉的夜色来说明“漆黑”之深,令这黑暗更沉重,更凄冷。这些都表现了诗人的匠心所在。

这首诗在形式上很精美。全诗分六节,每节六行全取偶数。每行的字数大至相同。用韵也很有规律,每节换一韵,韵脚落在一、二、四、六行上,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加了咏叹色调。

诗歌《预言》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预言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呵,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青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里的月色,那里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进来,这里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脚步知道每一条熟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青的神?

 何其芳在习作阶段曾受过“新月派”诗风的影响,但很快就抛开了那种外露的浪漫情调和规行矩步的“新格律”,转而师法象征主义诗艺。这首《预言》既是对幻想中的爱之神、希望之神到来的“预言”,同时不也是象征主义深动于心使他走上新的诗歌道路的“预言”么!
 象征主义诗人常常将梦幻与冥想作为诗歌的题材。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是忧郁的、病态的、无望的,只有心灵与自然的美好“契合”,才给人以安慰。这种“契合”的果实常常也是痛苦的、忧伤的,但这种痛苦和忧伤是诗人将“我”的情愫寄托在自然身上,这就变成“我”在另一个对象那里玩味“我”本身的忧伤;真实的怅惘变成审美意义上的怅惘,诗人充满了美的喜悦,他的心灵得到了释放和抚慰。
 何其芳诗中“年青的神”就是诗人用幻想创造出来的又一个“我”。这个“我”年轻、美丽、神秘、纯洁,是诗人对爱情和希望的渴念。“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是说久蕴于心的爱和希望终于找到了恰切的“对象”,它来了——诗的灵感像精灵一样翩翩栖落在诗人的心窗边!
 美的到来是轻灵的、突发性的,这年青的神发出“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夜的叹息”是虚幻的,但诗人听到了它。它不是林叶和夜风在絮语,也不是麋鹿那细碎矫捷的蹄声。它本不存在于物质世界,它是诗人用生命创造出来的“虚无”——这个“虚无”恰恰是真实的,是诗人生命过程的瞬间显形。这个爱之神,希望之神来自何方?诗人将它放在了“温郁的南方”。那里没有风雪和泥泞的道路,只有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光,只有春风吹开百花,燕子痴恋着绿杨。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南方”,它象征着安谧、蓬勃、美丽、明亮的另一种生命形态。诗人被这幻想陶醉了,他甜蜜又忧伤,因为,这一切是怎样的不可企及啊,它只存在于“我”心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这“记得”和“遗忘”不是为了造成朦胧的氛围,而是暗示了美的理想与丑恶生存的不相容。
 对爱情和希望的意念,诗人运用了将自我对象化的方法,“我”中又分裂出一个“年青的神”。诗人对它说: “请停下你疲劳的奔波,/进来,这里有虎皮的褥你坐!/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这里的感情是复杂的。“疲劳的奔波”暗示了在这个世界上爱和希望无处容身的现实。诗人是珍爱这美丽地浪迹着的年青的神的,这是一种变相的“自恋”行为。他实际上爱的是年青的、充满爱心和希望的自己。他要在火光中唱“自己的歌”,用生命的火焰烫伤黑暗的现实!但诗人深知黑暗的强大,他踌躇着,又遁回了自己的内心,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年青的神”是那么美好那么纯洁,但它又是何等无力无助无望啊!它听到了森林里“空寥的回声”,听到了老树的根发出的死亡的断裂声。它就这样惊呆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这不是什么软弱,而是清醒地意识到现实的酷厉,只得求其自身的纯洁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强!
 幻想终会逝去,年青的神要“走”了。诗人又要被抛回到残酷的生存之中。他在祈求:“请等我和你同行!”这是说诗人将永不放弃内心的纯洁的理想,永不与黑暗的现实同流合污。这里的调子是轻快的,但这轻快之中我们却听到了那种“美丽的沉哀”。你看,“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四围是黑暗的,只有眼睛是一小片“晴空”,这给人安慰呢,还是使人陷入更深的哀伤之中?!最后,年轻的诗人只得用颤抖的声音为他创造的这个“年青的神”送行。当它终于消失了“骄傲的足音”时,我们的心也开始和诗人一起颤抖了……
 这里, “年青的神”是爱情和希望的象征。但爱情在此诗中不仅指男女之爱,也是指对理想社会的爱情。所以,爱情和希望就又是一体的了。这首诗可能受到瓦雷里《年轻的命运女神》的影响,它用了整体象征,记述了诗人某一阶段的心理历程。另外,在诗歌的音乐性上,《预言》是引人注目的,从中不难看到象征派诗人对音乐性的强调对何其芳的启发。

预言yùyán

❶事先说出(将要发生的事)
 △ 他~这场球赛主队会赢。
❷预先说出(某事情将要发生)的话
 △ 他的~完全正确。

预言yùyán

❶ 〈动〉预先说出未来要发生的事情:预言将出现日食︱科学家预言人类将面临水资源缺乏的困境。
❷ 〈名〉预先说出的关于未来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预言得到证实。

预言yùyán

【释义】
❶预先说出(将要发生的事情)。
❷预先说出的将来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

【色彩】
❶❷中性。

【近义】
❶预测︱预告。

【扩词】
❶预言将来︱预言什么︱可以预言︱明确预言。
❷他的预言︱伟大的预言︱科学的预言。

【造句】
❶司令员~再过两年我们又会打回延安了。
 ❍ 运用马列主义原理,我们就可以科学地~将来。
❷共产主义必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的伟大~,一定会实现。︱人类在遥远的将来会移居到另一个星球去生活,这不是幻想,而是科学的~,因为根据科学预测,地球将于大约45亿年后毁灭。

预言;寓言

◉ 预言yùyán 
预先说出(将要发生的事情)。〈例〉~家/ 科学家~21世纪人类在征服宇宙方面将有新的突破。
预先说出的关于将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例〉~实现/ 科学家的~已经变成了现实。
◉ 寓言yùyán 
❶有所寄托的话。〈例〉即事~/ 作者在后记里~此书将为你带来快乐。
❷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化手法说明一个道理,常带有劝诫或教育的性质。〈例〉~故事/ 《庄子~》/ 《伊索~》/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都是~故事。

预言yù yán

❶动词。预先说出,多用于褒义。
【例】 他并没有骗我们,今天他所预言的新中国果然实现了。(巴金 《忆鲁迅先生》)
❷ 名词。预先说出将要发生的事情的话,多用于褒义。
【例】 这种预言使许多人放了心,暂且不用慌急。(老舍 《蜕》)

预言yù yán

预先说出的关于将来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1819年马礼逊《华英字典·Part Ⅱ》:“预言,to foretell;to predict;a prediction。”1857年伟烈亚力编《六合丛谈》一:“上帝独子耶稣果降生,应诸先知之预言。”1896年9月27日《时务报》:“盖此基于亚斯启尔之预言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及默示录第二十章者也。”

料事

料事

预先说出将来要发生的事情:预言 语谶
不吉的预言:凶谶
识别人的才能,预料事情的变化:知人料事
料事能中:亿中
事情的结果符合当初的预料:尽如所期
料事总能与实际相符:意则屡中 亿则屡中
善于料事和谋划:足智多谋 多谋足智
料事准确,计算高明:百发百中 百中百发
对事情的预料极其准确:料事如神 料事如见 断事如神
(预料未来的事:料事)

☚ 意料   预见 ☛

某种程度的话

某种程度的话

他人的只言片语:唾涕(拾人~)
有见识的话:知言
合乎礼法之言:宪言
预先说出的关于将来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预言
 巫师、方士等以谶术所作的预言:谶言谶语 谶词 谶辞
 预兆灾变的谶语:訞谶
 以谣谚形式表达的谶语:谣谶
 不经意说的一句话竟然成了不吉利的预言:一语成谶
不能改变的话:金口玉言
质朴的话:质言 素辞
 粗朴的语言:粗语
正确的话:正言 端辞
 极正确的话:一至之言
 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至理名言
 不可更改、非常正确的话:不刊之语
道德圣智的话:绳墨之言
重要的话:要语
为世人所尊重者的言语:重言
著名的话:名言
说得很快的话:急言急语
有分量、措词严厉的话:重话
气魄很大的话:豪言(~壮语) 豪语
豪壮的语言:壮语
怪诞的话:怪话
惊人的话:险话
 耸人听闻的话:险语 险言
泼辣放纵的话:辣语

☚ 某种程度的话   无关的话 ☛

预言

1.注释:
预言乃是事先说出了将要发生的事情,它不同于世人的推测,而是灵界的事。预言有两种情况:
1)圣经就是一本预言书。圣经认为神把将要发生的事启示给他的仆人,使他受圣灵感动预先知道将来必成的事,并确切地说出来。基督徒确信圣经中大部分预言都已应验。其他的预言也必成就。
2)假先知能说假预言来迷惑人,但只是含含糊糊、似是而非,似乎灵验,却多虚幻。
2.圣经记载:
1)先知以西结先后说了许多预言,他多次预言以色列要亡国很多年,如同人死了仅剩有骸骨,但将来必要复国,仍归回以色列地。耶和华的灵降在以西结身上,他说:“主对我说:‘人子啊,这些骸骨就是以色列全家。他们说:我们的骨头枯干了,我们的指望失去了,我们灭绝净尽了。所以你要发预言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的民哪,我必开你们的坟墓,使你们从坟墓中出来,领你们进入以色列地。我的民哪,我开你们的坟墓,使你们从坟墓中出来,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我将你们安置在本地,你们就知道我耶和华如此说,也如此成就了。’这是耶和华说的。”(结37:11—14)
2)先知耶利米说:“耶和华对我说:‘那些先知托我的名说假预言,我并没有打发他们,没有吩咐他们,也没有对他们说话。他们向你们预言的,乃是虚假的异象和占卜,并虚无的事,以及本心的诡诈。’”(耶14:14)
3)“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1:20—21)
4)“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份。”(启22:7,18—19)
5)“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启1:3)“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启22:7)
6)关于应验在耶稣身上的预言如下:
❶预言耶稣为童贞女所生。(赛7:14)

❷预言耶稣生在伯利恒。(弥5:2)

❸预言他去埃及后又从埃及出来。(何11:1)

❹预言他居住、传道在加利利。(赛9:1—2;参看太4:12—16)

❺预言他面容衰老。(赛53:2;参看约8:57)

❽预言他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被当代人厌弃。(赛53:3)

❼预言耶稣受苦的时候都不开口。(赛53:7;参看太27:14)

❽预言耶稣被鞭打。(赛53:5)

❾预言耶稣被门徒所卖。(诗41:9)

❿预言耶稣像逾越节的羔羊而受难。(赛53:7)

⓫预言耶稣被钉十字架,从地上被举起来悬挂在十字架上。(约3:14)

⓬预言耶稣在十字架上时,被人撇嘴摇头讥笑。(诗22:7—8;参看太27:39—40)

⓭预言兵丁拈阄分取他的衣服。(诗22:18;参看约19:23—24)

⓮预言耶稣在十字架上以醋解渴。(诗69:21;参看约19:28—29)

⓯预言耶稣离世时骨头不被打断。(诗34:20;参看约19:33—36)

⓰预言耶稣死后又被枪扎。(亚12:10;参看约19:34,37)

⓱耶稣受难前很久即预言自己将被钉十字架,第三天复活。(太20:18—19;参看太27:62—28:7)

《预言》yu yan

Prophecy→何其芳(He Qifang)

预言

prophecy;prediction

预言

❶prophesy(v.);predict;foretell
❷prophecy(n.);prediction
马克思~社会主义必定要取代资本主义。Marx foretold that socialism would inevitably replace capitalism./他的~实现了。Things turned out as he predicted./我不能~选举谁将获胜。I can’t prophesy(or predict)who will win the election./老师的~实现了。The teacher’s prophecy was fulfilled./~家prophe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