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离娄上》) 鉴 赏 孟子的意思是说:“政治清明之时,道德低的人为道德高的人所役使,小贤能的人为大贤能的人所役使;政治黑暗之时,力量小的被力量大的所役使,弱的被强的所役使。这两种情况都是由天决定的。顺从天的就生存,违背天的就灭亡。” 孟子所说的清明之世,是指诸如尧、舜、禹,以及汤、文、武、周公之世,因为他们能“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治世是依靠德行的高低而非力量的大小;黑暗之时则应该是指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兼并不断,实力此消彼长,大国先后争霸称雄,他们治世是依靠力量的大小而非德行的高低。虽然孟子一向宣扬以德治国的原则,反对横征暴敛、严刑峻法的力治,但在这里孟子却把德治与力治都归于天命,究竟是为什么呢? 孔子终生宣扬仁义之道,却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孟子以圣人之徒自居,倾其全力四处宣扬仁政,但是当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才能打败强大的齐国、秦国和楚国时,孟子却只能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身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用木棍能打败秦楚军队,在现代人看来,这真够荒唐。也许孟子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气吧。又比如,当滕文公问孟子,弱小的滕国应该怎样处理与强齐、强楚的关系时,孟子只能说,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如果非要说,也只有深挖护城河,高筑城墙,与老百姓舍命保卫而已。当仁政遇到强权时,竟显得如此脆弱,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孟子从孔子和自身身上,看到了实现仁政的不易,所以就只好把德治与力治都归之于天命了。这多少显示了孟子对时局的无奈,也间接地反映出了时代的特点。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离娄上》) 【鉴赏】 孟子的意思是说:“政治清明之时,道德低的人为道德高的人所役使,小贤能的人为大贤能的人所役使;政治黑暗之时,力量小的被力量大的所役使,弱的被强的所役使。这两种情况都是由天决定的。顺从天的就生存,违背天的就灭亡。” 孟子所说的清明之世,是指诸如尧、舜、禹,以及汤、文、武、周公之世,因为他们能“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治世是依靠德行的高低而非力量的大小;黑暗之时则应该是指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兼并不断,实力此消彼长,大国先后争霸称雄,他们治世是依靠力量的大小而非德行的高低。虽然孟子一向宣扬以德治国的原则,反对横征暴敛、严刑峻法的力治,但在这里孟子却把德治与力治都归于天命,究竟是为什么呢? 孔子终生宣扬仁义之道,却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孟子以圣人之徒自居,倾其全力四处宣扬仁政,但是当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才能打败强大的齐国、秦国和楚国时,孟子却只能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身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用木棍能打败秦楚军队,在现代人看来,这真够荒唐。也许孟子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气吧。又比如,当滕文公问孟子,弱小的滕国应该怎样处理与强齐、强楚的关系时,孟子只能说,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如果非要说,也只有深挖护城河,高筑城墙,与老百姓舍命保卫而已。当仁政遇到强权时,竟显得如此脆弱,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孟子从孔子和自身身上,看到了实现仁政的不易,所以就只好把德治与力治都归之于天命了。这多少显示了孟子对时局的无奈,也间接地反映出了时代的特点。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曰:“顺天①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七) 注释 ①天:天意,民意。 【译文】 孟子说:“顺从天意,就能生存;违背天意,就会灭亡。” 感悟 违背天意,必遭天谴;违反民意,必被民弃。而把这句话发展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自己早亡了,“天”却依然存在。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指顺应天意就能生存、昌盛,违背天意就要衰败、覆灭。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shùn tiān zhě cún, nì tiān zhě wánɡ顺应天道的就能生存,违背天道的就要灭亡。也作“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shùntiānzhěcún,nìtiānzhěwáng〔其他〕 依顺天意就能生存,违背天意就会灭亡。语出《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自古道~。皇上久厌兵革……太师要兴兵,先已逆天了。”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 原指天时或天命,也指民心,泛指自然规律。凡事顺应民心和自然规律,就得以生存;违背民心和自然规律,就一定灭亡。语出《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例] “天”是万物造化之理,“天”是自然规律;人却生存发展在“天”的范围之内,所以有“~”之说,或者说人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郁茗《树桩盆景的美与天人合一》)|对天神的信仰,实际上来自他们对天体的神秘感和依赖感,“~”。顶礼膜拜的敬天思想,就在汉语的词汇中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祝晓林《聊“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