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音学辨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音学辨微》

等韵学著作。清江永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著成,共1卷。本书是“为有志审音而不得其门径者导夫先路”的作品,其作用等于今天的语音学基础。本书对一些等韵学术语做了分析,介绍了从发音部位到发音方法两方面辨析语音的知识,还对人类的发音能力问题做了探讨。本书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但其中也有一些不太科学的内容,比如论《河图》《洛书》与36字母的关系,就是牵强附会的。

音学辨微

音学辨微

音韵学书名。清江永著。是一部分析等韵学原理和其他音学问题的专著。书中有十一辨:一、辨平仄;二、辨四声;三、辨字母;四、辨七音;五、辨清浊;六、辨疑似;七、辨开口、合口;八、辨等列;九、辨翻切;十、辨无字之音;十一、辨婴童之声。附有一论:论图书的声音之原。《音学辨微》是当时指示等韵学门径的好书。

☚ 等韵一得   韵补 ☛

音学辨微

等韵学书。研究宋元等韵学原理的普及读物。清·江水著。全书分为十一辨:辨平仄;辨四声;辨字母;辨七音;辨清浊;辨疑似;辨开口合口;辨等列;辨翻切;辨无字之音;辨婴童之音。除了一、二、七辨以外,其余八辨都与三十六字母有关。此书指示等韵学门径,说明等韵学上诸名词及原理,很有益于初学。有借月山房刊本及国学保存会影印手写本。

音学辨微

音学辨微

音韵学著作。清江永(生平见《古韵标准》条)著。中国的音韵学,在清代之前,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只是材料的积累;真正的音韵研究是从清代开始的,传统音韵学的三大部门在清代才真正得以建立。古音学的大旗由顾炎武首先举起;今音学的研究到陈澧有了重大突破;而在等韵学研究中作出最重要贡献并迄今有着深刻影响的便是江永。江永是清代少有的在三大部门都有杰出贡献的音韵学家。他著有《古韵标准》,继顾炎武的考古学派之后,建立了古音学研究中的审音学派;著有《四声切韵表》,在清代率先对《广韵》的声韵系统进行了分析;著有《音学辨微》,首次以比较科学的态度对等韵学原理进行了阐发。
《音学辨微》作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是江永晚年的作品。全书共分十二章:辨平仄;辨四声;辨字母;辨七音;辨清浊;辨疑似;辨开口合口;辨等列;辨翻切;辨无字之音;辨婴儿之音;论图书为声音之源。该书从古人平时读书作文最习见的平仄四声入手,由浅人深,略过古人较熟悉的韵部,而把重点放在他们较生疏的字母等呼上,尤其对人们感到困难的一些发音上的问题进行了辨析。有条理,有重点,是一本很好的等韵学原理入门教科书。
此书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廓清了宋元以来弥漫在等韵学上的玄虚迷幻的空气,如以五音配五行五脏五方等,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科学程度,用浅近的语言对发音原理进行了解释;其次它能比较正确地对待官音与方音的关系,不迷信官音,也不拘守方音,“乡曲里言,亦有至是;中原文献,亦有习非”。强调“必合五方之正音呼之,始为正音”,实际上已经有了普通语音学的思想。该书的最大功绩是使宋元等韵在经过了几百年的向明清等韵嬗变之后,第一次重新得到了比较明确的解释,从而标志着(宋元)等韵学的正式建立。
但此书也有着一些严重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在扫除了以前充塞在等韵学上的种种虚幻迷雾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又散布了新的玄虚之说,尤其是最后一章关于河图洛书是声音之源这种荒诞的说法,跟前面几章颇为科学的论述相比,读起来判若两人;第二,作者对明清等韵学派有极其严厉的批评:“古今言等韵者既不知其何以为等,言字母者卤莽灭裂,未能细审字音;迷于齿舌,溺于方隅;或自撰音切,失其伦理,反讥前人立母有误;谓某字复也宜并,某音缺也宜增,某句失其序也宜易。是漫灭分寸铢两,自以己意为伸缩。其能权度万字不差乎?”这一批评对明清等韵学实即北音学缺乏历史的评价,还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作者从批评前人的“师心苟作”出发,一下子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泥古”。认为“七音”、“三十六字母”、“二百六韵”等都是“天造地设”,“不可增,不可减,不可移动”;而其根据竟是“阴阳五行变化自然之妙”,“大衍之数”。这种观点,验之史实及今人的研究,都是不能成立的。
因此我们对此书提出、并且迄今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观点就不能不抱审慎的态度。书中说:“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学者未易辨也。”这一说法经本世纪初与从西方引进的元音开口度理论相结合,成了许多音韵学家拟测《切韵》音系甚至上推到上古音的理论基础。其实江永此说只是从他固有的“前人音学甚精,立母决无差忒”的泥古思想出发,并未经过论证。它与书中另一处提出的“开口至三等则为齐齿,合口至四等则为撮口”的断言一样,充其量只能认为是一种假设。
主要版本有借月山房汇抄本、泽古斋重抄本及渭南严氏《音韵学丛书》本等,商务印书馆的《丛书集成》本比较容易见到。

☚ 古韵标准   四声切韵表 ☛

音学辨微

一卷。清江永撰。这是一部说明等韵学名词及原理的著作。书中凡十一辨,并附以一论。要点如下:❶辨平仄。平声为平,上去入为仄。平声平,仄声短。平声空,仄声实。平声如击钟鼓,仄声如击土木石。
❷辨四声。前人以“宫商角徵羽”五字状五音之大小高下,后人以“平上去入”状四声之阴阳流转,皆随类偶举一字。知其意者,易以他字各依四声之次,未尝不可。梁武帝问周舍曰: “何为平上去入?”对曰:“天子圣哲是也。”可谓敏捷而切当矣。“天子圣哲”又可曰“王道正直”,学者从此隅反。
❸辨字母。三十六字母各有定位,为反切之总持,不可增,不可减,不可移动。
❹辨七音。见溪群疑,牙音,气触牡牙。端透定泥,舌头音,舌端击腭。知彻澄娘,舌上音,舌上抵腭。帮滂并明,重唇音,两唇相搏。非敷奉微,轻唇音,音穿唇缝。精清从心邪,齿头音,音在齿尖。照穿床审禅,正齿音,音在齿上。晓匣影喻,喉音,音出中宫。来(泥之余),半舌音,舌稍击腭。日 (禅之余),半齿音,齿上轻微。江氏分三十六字母为“发声”、“送气”、“收声”三类。“发声”就是不吐气;“送气”就是吐气和摩擦;收声就是鼻音或边音。
❺辨清浊。
❻辨疑似。
❼辨开口合口。音呼有开口合口:合口者吻聚,开口者吻不聚也。凡韵有全合无开者,有全开无合者,有两韵一开一合者,此外一韵之中,率有开合二类。又有一韵中开合相间者。开口至三等则为齐齿,合口至三等则为撮口。
❽辨等列。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辨等之法,须于字母辨之,四等具备者:见溪疑、帮滂并明、晓影来;仅具一二四等者:匣;仅具一四等者:端透定泥、精清从心;仅具二三等者:知彻澄娘、照穿床审;仅具三四等者:群、喻;仅具三等者:非敷奉微、禅、日;仅具四等者:邪。
❾辨反切。
❿辨无字之音。江氏认为三十六字母代表有字之音,若加上无字之音,当为五十。(11)辨婴童之声。江氏欲从儿童发音来探求语音发展的顺序,认为儿童始生而啼,其音近于影喻;能呼“妈”,唇音明母出矣;能呼“爹”,舌音端母出矣;能呼“哥”,牙音见母出矣;能呼“姐”,齿音精母出矣。案儿音发音顺序与语音发展顺序没有必然联系,江氏说法不足为据。(12)论图书为声音之原。认为《河图》《洛书》为声音之原。江氏所论全凭臆断,没有任何根据。是书议论精审明确,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音学辨微》有《借月山房丛书》本、《指海》本、沔阳陆氏刻本(合《古韵标准》、《四声切韵表》)、宣统间上海神州国光社影印自写本、民国五年(1916年)南昌熊罗宿刻本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