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表观分布容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根据血浆浓度推算出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是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间的一个比例数,以L/kg表示。仅代表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宽窄程度,并非真实容积。Vd值大说明组织中分布广。当药物的体内分布接近一致时,Vd值即接近1 L/kg。表观分布容积与血药浓度的乘积恒等于体内总药量(A=VdC)。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指体内药物总量按血浆浓度溶解时所需体液的总容积。它是一个假设的容积,因为大多数药物在体内分布并不均匀,所以计算所得的分布容积可能与体液的总容积相差甚大。正常人最小分布容积为3.02,约等于血浆容积。按公式X=VC,即体内药物总量(X)等于分布容积(V)乘血药浓度(C)。测得血药浓度,计算出表观分布容积,与正常人最小分布容积比较,大体可知药物在体内真实分布情况。 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药物进入机体后常以不同浓度分布于各组织。在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时,设想药物是均匀地分布于各种组织与体液中,且其浓度与血液中者相同,在这种假想的条件下,药物分布所需的体积,称为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与血药浓度的乘积恒等于体内总药量。 此外还可以从面积法,即根据药-时曲线下的面积求Vd, β为消除的一级速率常数 (2)二室模型:计算二室模型Vd值情况比较复杂,用不同方法常得到不同结果。从原理上讲,二室模型的Vd计算方法与一室者相同。如静脉注射后,分布相已完成,组织中药物与血中者已达平衡,可按(1)式计算;也可用延伸法(2)及面积法(3)求得。 在已经求得K12(由中心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21 (由周边室向中心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β及Vp(中心室表观分布容积)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情况下,可由下式求出Vd值, 在α(分布的一级速率常数)>β的情况下,或β值极小的情况下(4)式可改写为: 表观分布容积没有直接的生理意义,也不代表真实的容积,但它在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情况时却是一个很有用的参数。Vd的意义在于可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中生物高分子的结合程度。许多有机酸如水杨酸、青霉素、磺胺等或因脂溶性小,或因与血浆蛋白有大量结合,不易进入组织,其Vd值较小,约为0.15~0.3L/kg;再如华法令在血中的浓度10倍于在组织中者,其Vd值仅0.1L/kg。与此相反,有机碱类药如苯丙胺、山莨菪碱及三环抗抑郁药等易被组织所摄取,血中浓度较低,Vd值常超过体液总量,如苯丙胺的Vd值接近3L/kg,三环抗抑郁剂Vd可达20L/kg。一般说来,前一类药毒性小,治疗剂量大,后一类毒性大,治疗剂量小。 ☚ 隔室 药物转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