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韩安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韩安国?—前127西汉将领、大臣。字长孺,梁国成安(今河南临汝县东南)人。初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为梁拒吴兵于东界,由此显名。后孝王遣刺客杀死袁盎,触怒景帝,他说服孝王交出刺客,得到朝廷褒许。未久坐法免官,在家闲居。武帝初,因行贿太尉田蚡,被任为北地都尉。又相继任大农令、御史大夫。中尉。卫尉等职。元光二年(前133年),统率三十万大军在马邑伏击匈奴,被单于觉察,未果。元朔元年(前128年),以材官将军屯渔阳,备匈奴。因败受责,徙屯右北平,忧郁呕血死。 韩安国?—前127西汉中期将领、大臣。字长孺,梁国成安(今河南临汝)人。初为梁孝王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为将,阻击吴兵有功,由此显名。汉武帝即位后,任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他与王恢率兵分道击闽越。未至,闽越人杀其王郢,汉乃罢兵。同年,任御史大夫。元光二年(前133年),汉武帝以聂壹、王恢建议,拟伏兵马邑(今山西朔县)反击匈奴,他反对。武帝采纳王恢建议,他为护军将军,统诸将之三十余万大军伏兵马邑。后为卫尉。元光六年,与卫青三将军击匈奴。其冬,匈奴数入边骚扰,渔阳(在今北京密云县西南)尤甚。元朔元年(前128年),他以材官将军屯渔阳,防御匈奴。他从俘虏口中闻匈奴远去,遂以时值农忙,请罢屯兵。罢屯月余,匈奴入边攻掠,他以守军千余骑抗击,战败受伤。徙屯右北平,不久病死。 韩安国?~前127西汉将领。字长孺,梁国成安(今河南临汝)人。初为梁孝王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击退吴兵数十倍的进攻。武帝时,任御史大夫,后为卫尉。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7年),任材官将军,屯兵渔阳,兵败,徙屯右北平,不久病死。 韩安国 韩安国?~前127西汉大臣。成安(今河南临汝东南)人。字长孺。少受《韩子》。初为梁孝王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击退吴兵,由此显名。武帝时,初任北地都尉,迁大司农、御史大夫。主张对匈奴和亲,曾与主用兵的大行王恢辩论。为人多大略,知足以当世取舍,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天子以为国器。曾行丞相事,因坠车跛蹇未能正式任职。后为卫尉。匈奴大举进犯,他任材官将军,屯兵衡阳,兵败,徙屯石北平,不久病死。 ☚ 灌夫 苏建 ☛ 韩安国?—前127西汉高官。字长孺。梁国成安(今河南临汝)人。初为梁孝王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击退吴兵,由此著名。武帝时,任御史大夫,后为卫尉。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任材官将军,屯兵渔阳,兵败,徙屯右北平,不久病死。 韩安国?—前127字长孺。西汉梁国成安(河南临汝)人。初从邹田生学韩非与杂家学说。后为梁孝王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击退吴兵,以此闻名。任内史,坐法失官。武帝时,历任大司农、御史大夫、卫尉。汉朝反击匈奴时,他主张与匈奴和亲。后任材官将军,屯兵渔阳。兵败,徙屯右北平。战多失亡, 自愧病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