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韩国对中国戏曲的研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韩国对中国戏曲的研究 韩国对中国戏曲的研究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戏曲研究,在韩国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可分两个时期来说明。从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可说是开拓期。此期间从事研究的人数还很少,在古典戏曲研究方面发表的论文约有三十五篇。金学主的汤显祖研究、中国古代歌舞戏(包括傩戏、杂戏)研究以及韩中两国早期戏曲形式的比较研究,颇有成果。丁来东从比较文学的观点讨论了韩中目连故事和《西厢记》。李桂柱女士有讨论明传奇中妇女问题的文章。虽研究人数寥寥无几,但为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戏曲研究开启了风气,并在指导学生、训练后学方面为今后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八十年代以后可说是发展期。七十年代末期起,随着中国文学专业设置和研究人口的增加,出现了一股中国文学研究热潮。从事戏曲研究的人数也有增加,并出现多方面的研究成绩,至1992年底发表论文达一百七十多篇、译文十来篇。其中博士论文有尹寿荣《元散曲所反映之文人思想》、梁会锡《明代散曲研究》、黄微光《中韩民俗戏剧之比较研究》、金圣敏《吴江三沈戏曲之研究》、吴昶和《清乾隆间剧坛暨剧学研究》、姜启哲《沈璟戏曲研究》、吴秀卿《宋元南戏研究》、金光永《元代公案剧研究》、权应相《徐渭文学论研究》等。在专著方面,八十年代有车柱环著《唐乐研究》包括一部分有关戏曲音乐或歌舞剧的大曲研究专章。金学主、李钟振合著《中国俗文学概论》中有中国戏曲专章。李康列出版过《中国的游戏文化》小册子。至九十年代,金学主著《中国古代歌舞剧》,专门探索中国古代歌舞剧问题。梁会锡著《中国戏曲》,概括介绍中国戏曲的特质和历史。这表明韩国的中国戏曲研究已走上自己的轨道。随着个别研究成果的蓄积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增加,一些研究者逐渐关心起组织研究团体来集中研究力量及提高研究效率。由汉城大学学者发起,召集从事中国戏曲研究的学者和关心中国戏曲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于1991年6月创立了“中国戏曲研究会”。该会以研究和介绍中国戏曲为宗旨,主要事业有三个方面。其一,编辑出版定期刊物《中国戏曲研究会报》和有关中国戏曲的研究介绍著作。其二,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如召开学术研讨会及演讲会;举行国外有关中国戏曲的重要典籍著作的研读会;举行中国戏曲的录像观摩会;进行有计划的实地调查研究等。其三,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人士进行学术、文化交流。该会每年举办几次学术会议,还举办过一次国际学术会议,非常活跃地开展活动。 ☚ 元曲对朝鲜的影响 元曲对越南的影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