鞶帶佩鞶之帶。《易·訟》: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拕之。” 鄭玄注: “鞶帶,佩鞶之帶。”(《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鞶帶 鞶帶 pándài 腰帶。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易·訟》:“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孔穎達疏:“鞶帶謂大帶也。”漢·班固《白虎通·衣服》:“男人所以有鞶帶者,示有金革之事也。”晉·陸雲《吴故丞相陸公誄》:“鞶帶翩紛,珍裘阿那。”《事物異名録·服飾部·帶》:“鞶帶,《身章撮要》:‘腰帶,革爲之,古鞶帶也,又謂之鞶革。秦二世時始名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