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

又称“开放系统经济学”。用现代的非平衡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各种经济关系的非平衡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基本内容包括:1.耗散结构经济论;2.协同发展经济论;3.开放循环经济论。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

应用现代物理学非平衡系统理论研究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及形成稳定有序的经济结构体系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Non-Equi-librium System Economics) 又称开放系统经济学。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平衡现象都是暂时的、相对的,而非平衡现象才是经常的、绝对的。一个发展着的经济系统就是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从空间角度来看,产业与产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发展,从来都是不平衡的; 从时间序列来看,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非均匀的,有规则的经济波动和无规财的随机扰动相互影响,形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涨落现象。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正是以经济系统的这种非平衡现象为研究领域,以非平衡经济现象的协调、控制规律为研究对象。它的主要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用物理学、数学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各种开放经济系统(包括宏观经济系统和微观经济系统)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在内部子系统协同作用下,形成稳定有序的经济结构,实现良性循环的条件、特点及其规律性。建立这门学科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发展的趋势,利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经济部门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源自非平衡系统理论。非平衡系统理论盛行于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相继出现了三大学派:1969年比利时著名的物理学家普利高津(I. Prigogine)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4年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学家哈肯(H. Haken)创立了协同理论;1977年联邦德国柏林大学生物学家艾根(M. Eigen)提出了超循环理论。
1979年普里高津参加在西安召开的我国第一次非平衡统计物理学学术讨论会,并作了学术讲演。西北大学胡传机等人根据这一理论,在1980年11月合作完成了《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决策》一文,提出建立“非平衡系统经济学”的科学设想。
到目前为止,非平衡系统经济学已经根据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建立了耗散结构经济论; 根据哈肯的协同学原理建立了协同发展经济论; 根据艾根的超循环理论建立了开放循环经济论; 并综合形成了非平衡态经济决策论等等。非平衡系统经济学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城市系统、农业系统、市场系统、人才教育系统、经济史系统等。非平衡系统经济学有发展成为内容更为广泛,更为全面的系统经济学的趋向。它将以非平衡系统经济学为基础,把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来研究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各子系统间的协同性以及系统内外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流动的规律性,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稳定有序地发展。
阅读书目:《非平衡系统经济学与经济计量学概要》周豹荣编著,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82年8月印。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

亦称“开放系统经济学”。应用非平衡系统理论来研究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及形成稳定有序的经济结构的条件与特点的学科。主要内容有: (1) 耗散结构经济论,研究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熵流特点以及提高系统内部的协同力,使经济系统内外部大量交换能量,加快循环,减少正熵流的方法和途径。(2) 协同发展经济论,研究如何规定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使它的协调同步,有机结合,产生正的促协力,按一定的经济目标稳定有序地发展。(3) 开发循环经济论,研究开放系统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及其循环运动的规律。非平衡系统经济学是80年代初我国学术界根据现代物理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和非平衡态自组织现象的超循环理论以及我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思想,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一个独特的学科。

☚ 产业经济学   非生产领域经济学 ☛
000000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