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昭宣中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是对西汉中期昭帝、宣帝统治时期的赞誉。汉武帝去世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即所谓“昭宣中兴”。昭帝时由辅政大臣霍光辅政。宣帝刘询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汉宣帝时期是西汉盛世的继续,实行武帝末年以来罢兵力农、“思富养民”的政策。这一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以下三项主要政策。一、轻徭薄赋,发展生产。7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6次颁布振贷种、食和“勿收责”(債)的诏令,促进生产的发展。二、重视吏治。重视地方官吏的选拔,补刺史、守、相,必由大臣推举,他亲自召见,询问治安之术。其政清者给予褒奖。公卿大臣多从有政绩的地方官选拔。三、平理刑狱。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昭帝颁布特赦令,“辞讼在后二年前,皆勿听治。”宣帝亲政后进一步废除了武帝时的许多酷法。并设置了延尉平一官,专助延尉决疑案、平冤狱,把治狱的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一项重要内容。昭、宣时期,由于采取了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史称“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西汉昭帝、宣帝的清明统治 (前87—前49)。武帝末年,大兴文治武功,赋税徭役严重,致使人民流亡、户口减少、阶级矛盾尖锐。征和四年 (前89),汉武帝意识到潜在的危机,罢逐为他求仙药而伤民糜费的方士,拒绝在轮台屯田远戍,并下罪己诏,“深陈既往之悔”,申明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 《汉书·西域传》)。两年后,武帝死,其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年八岁,霍光等辅政,继续实行武帝晚年以来的 “与民休息”政策。轻徭薄赋,移民屯田,击败匈奴、乌桓的骚扰,安定北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始元六年 (前81),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与郡国所举贤良、文学六十余人辩论朝政,询问民间疾苦,力主罢盐铁、酒榷、均输官,示以节俭,即盐铁之议。他们促进了休养生息政策的继续实行。该年七月,昭帝下诏罢郡国榷酤和关内铁官。公元前74年,汉昭帝死,戾太子之孙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宣帝自幼生长民间,深知民间疾苦、闾里奸邪和吏治得失。即位后,继续汉昭帝有利国计民生之政策,假民公田、减免田赋、降低盐价,促进农业生产。由于连年丰稔,谷价下降到每石五钱。在沿边许多地方设立常平仓,谷贱则籴,谷贵则粜,调剂边地之需。宣帝还励精图治,慎择刺史守相,平理刑狱,赈济贫民,缓和阶级矛盾。经过昭、宣二帝30多年的与民休息,汉代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缓和,社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史载“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积蓄” ( 《汉书·食货志》),西汉统治相对稳定,史称 “昭宣中兴”。 ☚ 文景之治 王莽代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