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靖州腔四川境内的湘方言岛。属于四川境内湘方言的新派湘语。主要分布在乐至县县城附近的文峰、新乐、宝石、劳动、童家5个乡的10个村子里,人口约1000余人。明清之际,湖南省西南地区靖县和会同县 (即原湖广的靖州府) 居民移居四川,带来当地的湘方言。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其主要语言特点是: 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今不论平、仄一律读不送气清音,如 “爬”、“穷”、“洞”; 古知、章组字有的今读舌面音,如 “猪”、“出”、“书”; [f-] 和 [xu-] 混读,如 “花[fa]”、“混[fen]”、“荒 [ ]”、“风[ ]”、 “奉[ ]”; 声调平声不分阴、 阳, “知”、 “池” 同音[ ], 去声分阴、 阳, “句” 音 [ ],“巨”音[ ], 共有平声、 上声、 阴去、 阳去四类。能说靖州腔的人口少且多半年近半百,他们会两种方言,对年轻人或外乡人说当地的乐至话 (他们称“贵州腔”),只在他们内部使用 “靖州腔”。靖州腔有趋于消亡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