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技术
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长期保存青贮饲料的营养特性,扩大饲料来源的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方法。青贮的原理是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发酵,产生酸性环境,抑制耗氧微生物的分解过程。青贮分为塔贮、袋贮、壕贮及平地青贮等多种形式。青贮饲料的原料来源极广,一般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块根、块茎以及水生饲料和树叶等均可用来青贮。应用最多的是专门种植用于青贮的玉米 (带穗),其次是摘穗后的玉米秸、高粱秸以及甘薯藤、花生秧等。长江流域各省利用绿肥作物,如紫云英制作青贮饲料也很普遍。
青贮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❶青贮原料的适期刈割。适期收割青贮原料,水分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适当,可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的干物质产量,利用率也较高,从而增加牲畜的采食量,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
❷原料的含水率调节。青贮原料的水分含量是决定青贮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青贮原料只有含水率适宜,才能保证获得良好的发酵并减少营养物质损失。为争取获得优质青贮料,含水率以50%—70%为宜。
❸切碎。青贮原料切碎后便于压实,汁液才能渗出润湿秸秆的表面,可加速乳酸菌的繁殖发酵,有利于家畜采食,提高消化率。青贮饲料理想的切碎长度为: 高含水牧草青贮6.5—25.0毫米; 半干牧草青贮6.5毫米左右; 玉米青贮6.5—13.0毫米。
❹袋填与压实。在窖外的时间放置过久,易发热霉烂。装填要层层压实,要注意窖的四周边缘和窖角在漏压和压不到的地方,一定要踩实。压实的作用是排出空气,为青贮创造厌氧乳酸菌发酵的条件。紧实与否是青贮成败的关键,青贮原料装填越紧实,空气排出得越彻底,青贮的质量就越好。
❺密封。青贮原料装填好后,应立即严密封埋。一般将原料装至高出窖面30厘米左右,再用塑料薄膜盖严后,用土覆盖 (厚30—50厘米),或压以重物,如用轮胎、石板等物,使其不透气、不漏水。窖顶应呈馒头形或屋脊形,以利排水。
❻管护。青贮窖贮好封严后,在四周约一米处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浸入。如发现窖顶有裂缝时,应及时覆土压实。要随时注意检查,最好能在青贮窖、青贮壕或贮堆周围设置一围栏,以防人畜践踏,踩破覆盖物。
❼青贮饲料添加剂。为了保证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可以在调制过程中加入青贮饲料添加剂,以促进乳酸菌的发酵,或用其他方法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常用的青贮饲料添加剂有微生物、酸类、防腐剂和营养性物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