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匠
烧制琉璃瓦的工匠。所谓琉璃,是以黏土、长石、石青等为原料而烧成之瓦,一般用于建筑宫殿楼阁。琉璃瓦之制,古已有之,北朝魏太武时,有月氏人商贩于京师平成,自称能铸五色琉璃。而京师人却自行铸之,光泽美于西来者。宋代,琉璃瓦已广泛用于建筑之中。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集》二《碧楼》诗曰:“烟瓦叠琉璃,危楼半空倚。”明代琉璃瓦匠属官营琉璃厂,以宦官司之。清代定制,琉璃厂改隶工部。明清时期,烧制琉璃瓦的原料是澄泥,所制琉璃瓦有青、黄、翡翠、紫、绿、黑等色。品种多样,各具模式,可按工程的不同需要,烧制有大小垂脊之饰的瓦。是时,琉璃瓦匠除能烧琉璃瓦片外,还能烧一些日常生活用具和玩具,如养鱼的鱼瓶,小儿吸嘘出声名“葫芦”的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