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影壁方心
清道光。坛径2.4米,麒麟高1.8米。山西省介休县后土庙门前影壁背面。琉璃是用于建筑艺术装饰的一种陶器。以陶土作胎,施以含氧化铅的琉璃釉,多数为二次烧成。战国时期已出现琉璃工艺,六朝时已将琉璃用于建筑。山西琉璃自北魏以来享有盛名,在寺院中有不少琉璃遗存。介休县的后土庙建造年代不详,历经几毁几修,现存殿堂多为明、清所建。寺庙建筑全部饰以琉璃瓦件,多为清嘉庆、道光年间作品。此门前影壁的圆坛方心,内塑麒麟望月。麒麟体肥壮,怒目圆睁,口大张。身体施绿釉,鬃毛、尾、蹄以黄釉装饰。周围有菩提树、流云、法螺等法器。装饰繁缛,色彩对比强烈,是清代琉璃饰件的珍品。“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作为吉祥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