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剪刀加浆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剪刀加浆糊 语出德国剧作家、文艺理论家G.E.莱辛(1729-1781)的《关于当代文学的通信》。 这是莱辛对同时代德国剧作家和文艺理论家J.C.戈特舍德(1700-1766)的剧作《垂死的加图》的评论。戈特舍德是德国早期启蒙运动影响最大的作家,他为德国文学在18世纪中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片面强调理性,反对文学创作中应有丰富的想象。 在戏剧方面,他主张任何剧本都应分为五幕,严格遵守三一律,为保证所谓的真实性,甚至不容许剧中有独白和冷场,而且反对丑角出场。 他机械地用古典主义的规律衡量一切,许多不符合这些规律的作家都受到排斥,因而他对莎士比亚也表示厌恶。从40年代起,他的文学主张以至他的戏剧创作都受到瑞士作家J.J.布赖丁格(1701-1776)、瑞士文学家和批评家J.J.博德默尔(1698-1783)以及莱辛等人越来越猛烈的攻击。 1730年,他写成了悲剧《垂死的加图》,剧本虽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戏剧的发展,但因墨守三一律而受到莱辛的批评。莱辛在《关于现代文学的通信》的第十封信中把《垂死的加图》说成是用“剪刀加浆糊”拼凑而成的东西。莱辛说,“剪刀加浆糊”一语借自于一位瑞士批评家。 后经查明即瑞士批评家博德默尔。博德默尔在批评一些剧作家创作质量低劣的剧本时,曾使用“磨快的剪刀和魔粉做成的浆糊”和“一把剪刀和一瓶浆糊”一类词语。“剪刀加浆糊”意即拼拼凑凑、东抄西引,常用以批评和讽刺那些剽窃和抄袭来的文章、著作、文学作品,也指新闻记者粗制滥造的报道文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