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战国时各学派的学者荟萃的中心。
因设于稷下而得名。稷下即当时齐国国都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稷门(西边南首之门)附近。为齐桓公(前374——前357),在位时所设,齐宣王扩充修建,招纳各诸侯国、各学派的游学之士,一时多达数千人之众,盛极一时。
宣王曾予他们“上大夫”的待遇,而需他们管理政事,只任其自由研讨学术,立论著书。许多著名学者淳于髠、驺衍、田骈、鲁仲连、孟轲、荀况等皆到此游学。对开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繁荣战国时期的文化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